瘴症为古代瑶族地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瘴症的发生和瑶族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密切相关,气候炎热、多雨潮湿,是导致瘴症的主要原因。其主要表现为头痛体痛、胸腹痞闷、腹胀痛、寒热往来、食欲不振,重则突然昏仆、失语、脱发等。远在汉代,瑶族先民已经认识了瘴症,并积极寻找防治方法,如服食薏苡仁、咀嚼槟榔、悬挂菖蒲、针刺治疗、居住干栏建筑等。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中有针刺治瘴的记载:“南人热瘴发一二日,以针刺其上下唇,其法卷唇之里,刺其正中,以手捻其唇血,又以楮叶擦舌。又令人并足而立,刺两足后腕横纹中青脉、血出如注,乃以青蒿和水服之,应手而愈。”瘴症的分类,可按发病季节分为青草瘴、黄梅瘴、新禾瘴、黄茅瘴。按症状及性质分为冷瘴、热瘴、哑瘴等。依植物命名的桂花瘴、菊花瘴,依动物命名的有蚺蛇瘴、孔雀瘴、蚯蚓瘴、鸭虫瘴、黄蜂瘴等,还有瘴田、蒙沙、水瘴等。这些分类命名综合概括了瘴症的病因、病理及病势的演化,反映了瑶族对瘴症的认识水平。
瘴之本义可能是机体功能或实质出现障碍或病变,后衍伸为热性病,最后专指发生于岭南地区的热性传染病。
“瘴”的最早含义,是发生障碍的意思。《孙真人海上良方》记载:“治内瘴”,即指的是障碍病。《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所说“此哑瘴者”,又叫哑喉风、哑瘴喉症、哑瘴喉风、哑瘴风等,是指因肺胃蕴热,风痰挟火上攻咽膈所致咽喉肿痛,牙关紧急,口不能言,唇青面紫的病症。《普济方卷二八七》所说“瘴疽,一名蛇瘴”,即破溃,又名烂疮,是指小儿因风热毒邪侵人皮肤所致实生如火烧汤烫,作疱而起,继之蛇瘴,漂架流出延及全身,疼痛难忍的病症。《杂病源流浑烛卷二四》:“又有锁喉蛇瘴……”是指因毒蛇瘴气袭人所致咽喉肿痛,或颈项肿痛,发热恶寒病症。《圣济总录卷八四》:“瘴气脚气者……”又名岭南脚气,是指因感受岭南风湿毒气所致脚膝缓弱,渐致麻痹,或疼痛,恶寒发热,头痛心烦,两肋胫微肿,不能饮食,甚则小腹不仁冲心闷蕴郁日久所致生于背部的顽硬青紫肿块,其症初发为黑色,顽痹如木石,五至七日后浮肿,色转为青,如拳击伤之状,伴见寒热如疟,头颤口偏,手足厥逆等病症。瘴症还指岭南地区的一类热性病症。由于感受“瘴气(毒)”而引发的疾病,统称为“瘴症(病)”。《医学正传》:“岭南闽广等处曰瘴气,盖指山岚雾露烟瘴湿热恶气而名之也。”瘴气,即瘴症,但瘴不是单指某一种病症,而是许多病症的总称。如《肘后备急方卷三》曰:“治久患劳疟泻等方”,其中有“劳疟瘴”瑶医学的瘴症一词,是指南方热性病;《诸病源候论卷十瘴气候》:“大岭南青草、黄芒瘴,犹如岭北伤寒也。南地暖,故太阴之时,草木不黄落,伏蛰不闭蒸,杂毒因暖而生。故岭南从仲春迄仲夏,行青草瘅,季夏迄孟冬,行黄芒瘴。量其用药体怪,岭南伤寒,但节气多湿,冷药小寒于岭北。时用热药,亦减其锱铢,三分去二。但此病外候假令宿患痼热,今得瘴毒,毒得热更烦虽形候正盛,犹在于表,未入肠胃,不妨温而汗之。已入内者,不妨平而下之。假令本有冷。今得温瘴,虽暴壮热烦满,视寒正须温药汗之,汗之不歇,不妨寒药下之”。《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二》:“夫山瘴疟,生于岭南带山水之处,其状发寒热,休作有时,皆由山溪源岭,中于湿毒气故也,其病重干伤暑之疟矣。”说明瘴症表现不一,病种亦众。
此外,由于人的体质不同,在遭受瘴气邪毒侵袭后,会产生寒热不同的临证表现,或者由于感受的邪毒多少不同,而产生轻重不同的表现,因此说“瘴分寒热”。正如《诸病源候论》所云“候今本有冷,今得瘟瘴,虽暴壮热烦满,视寒正须温药汗之,汗之不歇,不妨寒热下之。夫下利治病等药在下品,药性凶毒,专主攻击,不可恒服,疾去即止”。一般的瘴气称之为热瘴,但也有冷瘴、哑瘴等。《瘴症指南辨证冷瘴》云:“冷瘴,其症恶寒发颠,发热,头或痛或不痛,或呕吐或不呕吐,胸膈痞闷,身重,腰痛脚软,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寒时虽厚衣被不能温,热时里卧冷地不能凉,或水渴饮水,或一日一发,发时多,退时少,或间日三日一发。所兼之症极多,不能尽述,惟以其有寒,谓之冷瘴。有阴有阳,故读有云,冷瘴必不死。此瘴之轻者也。”《瘴疟指南辨证痖瘴》云:“痖瘴,瘴病初起,发热头痛,或呃逆或不呃逆,兼症虽多,惟以其神昏不能言,但噫噫作声,或全不作声,谓之症瘴。此热瘴之甚者。故读云,痖瘴无不死,为不治之症也。”可以说痛分寒热,是临床上治疗的需要。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