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族医药傣医正文

外治法多样的傣医药

傣医药学以傣族贝叶文化为背景,以四塔五蕴为理论核心,以聚居区天然药物为资源,以适应于本民族生产、生活的行医方式为医疗模式,以本民族为主要服务对象,研究人的生命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防治规律,通过不断实践总结积累、独立创造而自成体系的传统医学。

历史沿革

傣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防治疾病过程中,不断的摸索、实践、完善、积累了丰富多彩的诊疗经验和治病方药。傣医药文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原始时期、神药两解时期、兴旺时期和发展升华时期。

傣族先民早在4000多年前就在云南居住下来,在远古时期即傣族传说中的史前时期,傣语称为“滇腊萨哈”,又称为“橄榄时期”或“绿叶时期”,这一时期是傣族医药知识的原始产生和积累的最初萌芽阶段,即傣族先民在争取生存和与疾病作斗争的长期过程中,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动植物的生长生活规律,并在不断地实践中总结和积累医药知识。

“波腊萨哈”又称为“食米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傣族仍然处在比较原始的状态,虽然早期的医药知识传授延续下来了,但是由于没有文字,仅靠口传心授,傣医药发展缓慢,“神药两解”的现象十分突出。这一时期大多为单方药物,然而疾病并非是单一的,大多为多种病邪混合侵犯人体而发生病变,一味药物,无法治疗多种复杂的疾病。傣族先民经过长期摸索,发现将几味药合在一起使用后可以增强疗效,从此出现了复方。

傣医药的升华时期相当于奴隶社会末期向封建社会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称作“米腊撒哈”。据傣族天文历法书《五腊》记述说:大约在公元前202年巴利文书写的佛经开始传入西双版纳,约在公元166年,又创造傣泐文(西双版纳老傣文)字母,形成了巴利语梵文与傣泐文混合使用的结构现象。傣泐文字的创造与使用,为傣医药学知识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加速了傣族医药的收集、整理、保存、应用、交流与发展,可以说这个时期是傣医药知识理论被集中整理、记录成册的“黄金时代”。

傣医古文献——贝叶经《桑格龙》

傣医药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医药学人才。然而,由于傣族大多信奉佛教的原因,医药典籍多为佛教经书的组成部分而不署个人作者,在历史典籍中少有相关人物的记载。尽管如此,为了纪念他们的贡献,傣族民间依然传颂着一些古代名医的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八大名医”,如“帕雅比萨奴”“帕雅迪沙把莫哈阿章”“帕纳来”等。除了“八大名医”之外,还有一位医生也被傣族地区广为传颂,他就是龚麻腊别。现存的许多傣文医药学资料都说他是傣医药学著作《档哈雅龙》的作者。据说他还把“八大名医”创立的许多方子作了认真研究和实践应用,并在原方基础上进行加减变化。如“八大名医”创立的雅叫哈顿(五宝药散),方中原来只有五味药,龚麻腊别临床经过反复实践运用,总结经验在原方中加了一味“咪火哇”,形成了事实上的“雅叫贺顿”。又如现在常用的“雅西里扪挪”“滚嘎先恩”等著名方子也是他在名医们的几个原创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组配而命名的。很多文献记述说:龚麻腊别是一千多年前傣族医学理论的主要编著者、传播者,他不仅在中国傣族地区有着很高的声誉,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民间也有传颂,被尊为傣医药的“祖师”。

傣族历史悠久,早期文献都写在贝叶上,称为贝叶经。《桑格龙》即为其中一部,是西双版纳现存不多的贝叶经书之一。全书共有234页,教育僧人和普通人作为一个好医生应具备仁心与良好的医德,同时还应该不断自我提升以正确掌握各种医术,因此书中还探讨了如何根据植物的形态、作用判定、认识可以做药的植物,如何针对不同的病情(如咳嗽、感冒等)使用这些药物治疗。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对民族医学高度重视,提出传统医学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傣医药被国家确定为我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人民政府多次组织有关科技人员和医疗队来到西双版纳,应用祖国传统医药(包括傣医药)、现代医学对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疟疾、伤寒、麻风病以及其他传染病进行防治,从而结束了“十个鸡蛋换一片阿的平”的历史。1977年西双版纳州批准成立了西双版纳州民族医药调研办公室,开始对以傣医药为主的民族医药进行调查研究工作,1979年4月在此基础上西双版纳州民族医药研究所成立,1988年4月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成立,自此,西双版纳州民族医药研究所,也即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正式成为集傣医药教学、科研、临床为一体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门从事对傣医药的抢救、发掘、整理、继承和研发等工作。1986年起傣医开展了中等专科教育;2007年8月傣医高职专科全日制教育正式招生。

特色医理

傣族传统医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人体解说,“四塔”“五蕴”理论,疾病论治(内、妇、儿、伤、外各科疾病),“风病论”“四塔”辨病,脏腑辨病,解药理论,诊病方法,制药方法,药物学,方剂学等,其内容丰富多彩。而“四塔”(风、火、水、土)、“五蕴”(色、识、受、想、行)理论是傣医学的核心理论。

较科学的人体解说

傣医的人体解说主要论述了人体生命的起源、组织结构及各脏器的生理功能,在傣医的《嘎牙山哈雅》《档哈雅龙》(大医药书)等经书中都论述了生命源于父母所受,在男性体内存在着一种特殊物质叫“巴敌先体”,似“马鹿毛尖蘸芝麻油星”那么大;女性体内也存在着另一种特殊物质,称为“勒秧咪”,色赤而湿润,二者相合形成了生命。古老的医书中还论述了受精卵变为胎儿的过程,竟与现代医学对受精卵的发育过程的认识基本一致。在没有现代实验手段和仪器的古代,能形成这样的理论,确实让人惊叹。

独特的基础理论体系

“四塔”是“塔都档细”的简称。“塔”是界别、类种之意。“四塔”一词来自于佛经之中,意为把外界万物归属于“风”“水”“火”“土”四大类来认识。“四塔”是傣医的理论核心,傣医借用“四塔”一词来形象地解释人体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临床辨病、立法、选方、用药。“四塔”功能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和协调关系是人体健康的保证。

“五蕴”傣语叫“夯塔档哈”。傣族医学认为,“五蕴”指人体内的五种精神性的东西,看得见,摸不着,其先天与“四塔”一起禀受于父母,靠后天“四塔”滋生而发育成熟。“五蕴”一词来自于佛经之中,傣医借用佛教学的“五蕴”一词来说明人体的五种变化,包括①“鲁巴夯塔”(色蕴):人的形体、容颜,人的精神状况;②“维雅纳夯塔”(识蕴):人对外界的识别能力;③“维达纳夯塔”(受蕴):人体对外界各种刺激的反应;④“先雅纳夯塔”(想蕴):人的思维能力,思想和欲望;⑤“山哈纳夯塔”(行蕴):人自受精卵开始生长发育至衰老死亡,全部阶段的变化过程。

从生理方面看,“四塔”“五蕴”均先天禀受于父母,靠后天水、谷之精华不断补充而逐渐健全,“四塔”在人体首先发育,“五蕴”在“四塔”的作用下逐渐发育,故傣医学有“四塔”先生,“五蕴”后长之说。“四塔”主内,“五蕴”管外。“四塔”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五蕴”的功能,若“四塔”功能强盛,气血充足,则“五蕴”发育迅速而健全,人的容颜亮丽,精神较佳,反应敏捷,思维能力强,对外界认识辨别能力强;反之若“四塔”功能不足,气血亏虚,则“五蕴”发育缓慢而不全,人的容貌晦暗,精神萎靡,反应迟钝,思维滞后,对外界认识辨别能力差。因此,傣医将“四塔”“五蕴”比喻为支撑傣家竹楼的“人字架”,缺一不可,互相依存,相互影响,随时保持平衡和协调状态,人才健康,反之则可发病。

除此之外,傣医别具特色的诊断、辨病学说还有:①“风病论”。傣医把许多复杂多变的病归属于“风证”,凡具有“动”的性质的疾病,均可以从“风”论治。傣医经书中所记载的以“风”辨病、以“风”字命名的疾病就有几百种;②“三盘”学说。对人体常态、病态、治病用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人体部位所属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将人体分上、中、下“三盘”,提倡治病应先疏通“三盘”,通利“水”道,使毒邪从“三盘”而解。“‘三盘’一通,百病易治,毒邪易排。

傣医在长期的诊治疾病的过程,不断总结经验,把点滴的经验收集归纳为“尼该档三”即三种诊断方法,记载于贝叶经中。该书所载“尼该”即诊法,“档三”即意为诊病的三种方法,简称三诊,即望诊、问诊、摸诊三种诊查方法。由于经书内记载为三诊,故在傣族民间几千年来一直以三诊相传而用,后来通过多次在傣族地区对傣医诊查疾病方法的收集、调查、整理和进行傣医学术研讨,现一致确定傣医诊病方法应为“尼该档细”,即望、闻、问、摸四诊。

用药特色

傣药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三个大类,傣药是傣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傣医在临床实践中经过“神农尝百草”般的探索,形成了以绿色植物为依托,动植物药为主,矿物药补充的用药格局。

傣医在治病用药原则上强调以调平“四塔”为主。组方原则按寒病用热药,热病用寒药,不足的补之,多余的泻之,寒热混杂的寒热并用、补泻相合,视各种病邪的轻重所偏而有用量之多少差别,以保不致损伤“四塔”。傣族医药中的药物处方,虽然不像中医方剂那样有严格的处方原则,但在治疗疾病时大多数使用的还是由数味药物组成的、相对固定的复方,通过药物的增减以适应患者病情的个体化。有的一方多治,而有的却一症有多方。

傣医“四塔”理论,除用来形象地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外,还用于指导临床用药,即用药是为了调整患者体内“风”“火”“水”“土”的平衡协调关系,使其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傣医根据“风”“火”“水”“土”的变化情况以及饮食,劳伤等各种不同的致病因素所致病因素所致的不同疾病分别组配了治疗“四塔”病的总方(大方之意),称为“雅补塔都档细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丰富的傣药资源

下一篇: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