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二这个民间节日,满乡新宾居住的所有满族十分重视,如同过年或过大节一般。妇女们在头节就忙着筹备东西,首要的是“山房草”(亦称苫房草),以及各色布块、五彩绒线等。
在东北黑龙江地区也流传着跟二月二有关的故事。
传说,李家孩子刚一出生便带有尾巴,怪模怪样,被父亲砍掉了尾巴,后被称为“秃尾巴老李”。而秃尾巴老李实际上是条黑龙,黑龙的尾巴被砍下来.跃入黑龙江中,保佑这里风调雨顺。此后,关东的百姓为了感谢黑龙,便在二月二这天穿龙尾给“秃尾巴老李”——黑龙补上尾巴。
二月初一动手串龙头、龙身、做龙尾。她们把山房草叶去掉,将秸秆剪成大则二寸有余,小则一扁指宽的节骨,再把各色花布剪成食指指甲大小的圆布。先将二寸来长的山房草秆,串成不超过手掌大的盖帘,用剪刀剪成椭圆形圆帘子,这就是“龙头”。将红、绿、黄、蓝及各色小圆布串起,每个中间串连山房草骨节,作一大一小两个龙身。再把各色布剪成四寸或二寸长的小布条条,将各色布条串拢在一起,也作成两条龙尾。将这两条龙尾、龙身用五彩线串在帘子式的龙头上,整个龙就做成了。大龙即满族老人讲的山苍龙,小龙标志着蛇。大人把它戴到孩子大襟上,祈祷在夏天老天打雷天龙行雨时吓不着孩子;上山采菜、捡木耳、采榛子、捡蘑菇,有龙岗山大苍龙保佑。据说各色布龙身子和五色线避邪,孩子受不着灾,人人健壮结实,个个平平安安。
二月二一大早,太阳还没冒红,大人们就叫醒了孩子,端着一簸箕柴草灰,来到井台旁,把灰撒在地上,形成一条线,一直到屋内水缸底下,叫引龙。然后用草灰在院子画成大的、小的、方的、圆的各式圈圈,叫灰囤儿,意“粮食囤子”,并在每一个灰囤中间放一把粮食,如高粱、谷子、苞米、大豆、糜子等,五谷杂粮,应有尽有。边撒边唱:“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囤流。”意为“五谷满仓”。等到太阳渐渐升高,大人们把孩子的兜肚解开,让孩子趴在灰囤的十字中间,肚子贴地印脾。嘴里不时地祷告:印脾十字中,龙盘圈里形;带走腹中病,肚子永不疼。这种“印脾”的举动,是提醒妇女养育孩子,饮食有节,不知已吃生冷零食,以免孩子们得上“食积”,亦称“食水”,即腹中有硬块等症状,医生亦称此病为“痞疾”,是消化系统病症。
除以上习俗外,当地人在二月二这天有“祭龙”的习惯——吃炸糕和猪头。头几天就把黄米面磨好,初一烀好小豆馅,到二月二早早起来榨油榨糕,人们称之为“龙胆”。头年宰的猪头,先留给祖先吃,在年三十上供用。供后把猪头放在仓房里,到二月二把猪头磕开烀着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二月二吃猪头肉”,此举谓“龙抬头”。全家人吃了猪头肉,象征着当年会交上好运,风调雨顺,步步登高。
当天人们还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到处插香,称之为熏香。在仓房里的粮囤上插十二根金锭香或绿香,房山墙垛的墙缝中也插几炷香。窗台上、抱柱的柱缝中到处插香头,一会儿一查看,直到香火燃尽才放心。因为大部分虫子开始苏醒,粮食虫、蛀虫均属害虫,点上熏香,企盼一年中不遭害虫,迎来一个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好年景。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