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蛔虫病是吞食蛔虫蚴卵后感染的一种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传染源是蛔虫病患者和感染者。大量的虫卵随患者粪便排出,污染蔬菜及泥土,在适宜的温湿度下,约经2周,发育为成熟虫卵。成熟虫卵经口到胃,大部分被胃酸杀死,少数进入小肠孵化发育为幼虫。幼虫钻入肠粘膜,经淋巴管或微血管入门脉、肝脏、下腔静脉而达肺;在肺内脱皮后形成1毫米左右的幼虫。幼虫穿过微血管经肺泡、支气管、气管上升至咽,然后再被吞入胃,此即构成蛔蚴移行症。蛔蚴到达小肠后发育为成虫。自吞食虫卵至成虫成熟约需75天,在小肠内生存期约为1-2年。该病在我国流行相当广泛,农村高于城市,儿童多于成人,其感染率可达85%以上。
临床表现
小肠中有少数蛔虫感染时可无症状,称蛔虫感染者,大量感染而引起疾病称蛔虫病。肠道蛔虫常引起反复发作的上腹部或脐周腹痛。由于虫体的机械性刺激及其分泌的毒物和代谢产物可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和异性蛋白反应,如纳差、恶心、呕吐、腹泻和荨麻疹。儿童严重感染者,可引起营养不良,精神不安,失眠、磨牙、夜惊等。
常见并发症
肠内蛔虫一般处于安静状态,但受到各种刺激(如高热、消化不良、驱虫不当等)后易使蛔虫骚动及钻孔,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以下是常见的并发症有:
一、胆道蛔虫症:系蛔虫钻入胆道而引起,表现为剑突下突然发生阵发性绞痛或钻顶痛,可放射至背部及右肩部,难于忍受,极度不安。常伴有恶心及呕吐。腹壁软仅疼痛发作时腹壁轻度痉挛,剑突下明显的局限性压痛。当进入胆道的蛔虫退到小肠后,则症状突然消失。若蛔虫进入胆囊管或肝内胆管时,可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管炎或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深入肝内胆小管时可产生细菌性肝脓肿。当蛔虫残体或蛔虫卵长期存留胆管或胆囊时,可以其为核心,逐渐形成胆石。
二、蛔虫性肠梗阻:多见于小儿。由于虫数较多,扭结成团阻塞肠腔,引起部分肠梗阻。病人有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腹壁软,可扪及大小不等粗麻绳样索状块物。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
三、其它
伤寒或少数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感染蛔虫后,蛔虫可穿破病变处肠胃壁引起穿孔,产生弥漫性腹膜炎。蛔虫向上逆行时可由鼻孔、口腔排出,或钻入耳咽管而引起耳鼓膜穿孔,并由外耳道排虫。偶而蛔虫可到达喉或气管,引起窒息。
肠道蛔虫可根据粪便直接涂片检查出虫卵及/或既往有吐虫或排虫作出诊断。肠道蛔虫的诊断可根据以下几点:①青年或儿童突发剑突下绞痛;②疼痛异常剧烈,但局部肌痉挛及反跳痛并不明显;③既往有便虫、吐虫史或大便查到大量蛔虫卵;④除外其它急腹症、急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有条件行急症十二指肠镜检查时,可直接发现成虫已部分钻入胆道,露出尾段在十二指肠内。
西药治疗
(1)甲苯咪唑为广谱驱虫药,目前常用的驱虫药的主要成分就是甲苯咪唑 ,服用时不必忌油和空腹。
(2)枸橼酸哌哔嗪(驱蛔灵),它的作用是麻痹蛔虫肌肉,使蛔虫失去活动能力,最后随粪便排出体外。每日每公斤体重0.15克,睡前一次服,连服2天。
中药治疗
(1)一般蛔虫症
表现为反复阵发性绕脐腹痛或反复脐周隐痛,喜揉按,食量或多或少,或嗜食异物,夜寐不安,磨牙,挖鼻,咬指甲,有吐蛔、大便排虫史,甚者嗜食泥土、生米炭灰等物。多数患儿面部有淡白斑迹,巩膜有蓝色斑点,或唇下有细颗粒点状隆起,舌淡红苔白,脉弦细。周围血象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治法:驱蛔醒脾。以四君子汤煎送追虫丸,药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槟榔、雷丸、苦楝皮、黑丑、木香、茵陈、皂角。
(2)蛔阻症
平素有吐蛔或便蛔史,时有脐腹疼痛,突发腹痛剧烈,腹部包块隆起,或可触及团块,按之软而可移动,呕吐,大便不通,面色苍白,脉弦。治法:安蛔润下驱虫。方选油椒饮,即以豆油100毫升,油炸川椒4~6克,以焦为度,去川椒喝油,分1~2次喝下。
(3)蛔厥症
有蛔虫病史及蛔虫症的一般症状,突发上腹或偏左腹部绞痛,弯腰曲背,肢冷汗出,呕吐常吐蛔,腹痛时作时止,可以突然痛失如常人,重者腹痛持续,时轻时剧,或有畏寒发热,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治法分三步:①安蛔。②驱蛔。③调补。方药:陈米醋口服20~30毫升,半小时后可再服一次。疼痛缓解后作常规驱虫治疗,治以安蛔驱虫。方选乌梅丸加减,药用乌梅、川椒、黄柏、槟榔、苦楝皮、干姜、细辛。水煎服。虫体排出,腹痛缓解,宜安蛔补脾胃,用五味异功散: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甘草。水煎,日分 3次服。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