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症状大全胸腹症状正文

心下悸

【概念】

心下悸是指心下胃脘部惕惕然跳动而言。

考《内经》无心下悸之名,但《素同·痹论》有“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句。《黄帝素问直解》云:“鼓,犹动也。”可见“心下鼓”含有心下悸动之义,心下悸的记载.首见于《伤寒杂病论》,并设有“惊悸”专篇。《诸病源候论》中则有“伤寒悸候”,着重论述了《伤寒杂病论》中的“心下悸”症。成无已在(伤寒明理论)中,将“悸”列为专条论述。《证治准绳》云:“悸即怔忡”。此后,历代医家把悸(包括心下悸)列于“惊悸”、“怔忡”病门中讨论。但心下悸的阐述仍未超出<伤寒杂病论)的范畴。

心下悸、心悸、脐下悸发作部位不同。本文所述心下悸,心下是指胃脘部。其它部位的悸动可参见有关各条论述。

【鉴别】

常见证候

水气凌心心下悸:下经常跳动,多饮则甚,畏寒肢冷,头眩,呕吐,小便不利,脉弱滑,舌体胖大,苔滑白润。

阳虚心下悸:心下悸动不宁,心胸憋闷,畏寒,肢冷,面色白光白,或下肢浮肿,舌质淡红,脉结代。

阴虚火旺心下悸:心下悸动,时发时止,伴有五心烦热,两颧潮红,口燥咽干,脉细数,舌质红,苔少。

痰火扰神心下悸:心下悸动烦乱,易惊,口苦,失眠多梦,或呕吐痰涎,脉滑效,舌质红,苔黄腻。

鉴别分析

水气凌心心下悸与心阳虚心下悸:两者有密切关系,即水气凌心是在心阳虚弱基础上发生的。两者相比,前者偏邪盛,后者偏正虚,且可相互转化。水气凌心心下悸,是由于胃有停饮,不得布散,上凌于心所致。 “心为火而恶水,水既内停,心不自安”《伤寒明理论》)。心阳虚心下悸,是“由阳气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而为悸”《伤寒明理论》。两者辨证要点为:水气凌心心下悸,饮水悸甚,小便不利,伴有头眩,脉弦滑,舌胖大。心阳虚心下悸,以病人“叉手自冒心”、“欲得按”为特点,伴有心胸憋闷而喘,脉结代。水气凌心心下悸,治宜蠲饮通阳,方选茯苓甘草汤,或半夏麻黄丸。心阳虚心下悸,治宜温通心阳,方选桂枝甘草汤,或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阴虚火旺心下悸与痰火扰神心下悸:两者都与邪热内扰有关,脉均可见数象。但阴虚火旺心下悸,以阴虚为本,火旺为标,火为阳,阳主动,阴精乏其所承,相火妄动而见悸,其心下悸与五心烦热、脉细效并见,并有两颧潮红,舌苔少等特点。治宜滋阴降火,知柏地黄丸主之。痰火扰神心下悸,以痰为本,火为标,“痰饮停于中焦,碍其经络不得舒通,而郁火与痰相击于心下”(《证治准绳》).则见心下悸。其心下悸动烦乱,

易惊,口苦,脉滑数,苔黄腻是其特点。治宜清热豁痰,导痰汤主之。

心下悸是病人的自觉症状,时轻时甚,常随神志怫郁或恼怒而加重。临床实践说明,对于心下悸的治疗,除药物及针灸外,使之精神愉快,心情舒畅,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文献别录】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诸病源候论·伤寒悸候):“悸者动也,谓心下悸动也。此由伤寒病发汗已后,因又下之,内有虚热则渴,渴则饮水,水气乘心,必振寒而心下悸也。”

《张氏医通·悸》“心下悸有气虚血虚,属饮属火之殊。夫气虚者,由阳气内微,心下空虚,内动为悸。心气不定,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不乐,忽忽喜忘,惊悸狂眩,千金定志丸、干金茯神汤,或六君子汤加菖蒲、远志。血虚者,由阴气内虚,虚火妄动.归脾汤丹参麦冬。停饮者,水停心下,侮其所胜,心主畏水,不能自安,故惕惕而动,半夏茯苓汤、茯苓甘草汤,或二陈汤加白术、猪苓泽泻。有表邪挟饮,半夏麻黄丸、小青龙汤选用。火旺者,因水不能制火,故时悸时烦,跳动不宁,天王补心丹,不应,六味丸加五味、麦冬、远志。有邪气攻击而悸者,宜审其何邪而后治之。有营卫涸流,脉来结代者,必补气益血生精,炙甘草汤。因痰饮而悸,导痰汤加枣仁。有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也,温胆汤加川连”。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心下痞

下一篇:心悸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