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经来骤止,指妇女在行经期间,大多在月经周期的第一、二天,由于某种原因而致月经突然停止,又称“月水行止”、“经脉顿然不行”。最早见于<金匮要略)称为“经水适断”。此后,《景岳全书》、《妇人大全良方》对本症均有论述。本症与“闭经”、“激经”的概念不同。经来骤止是经水正行时突然中断,而“闭经”是经候当至不至,数月不行。“激经”虽然在月经周期的第一、二天有少量的出血,但有妊娠表现与理化检查可鉴,与本症有明显的区别。妇女行经期间,经水忽来忽断,断而又来;或产后恶露骤停者,都不属本症的讨论范畴。
【鉴别】
常见证候
热入血室经来骤止:月经骤止,小腹或胸胁硬满,发热恶寒,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舌质偏红,脉弦数。
寒邪凝滞经来骤止:经血忽断,小腹绞痛,或冷痛拒按,四肢欠温,舌质正常,苔白润,脉沉紧。
瘀血阻滞经来骤止:经血骤然停止,腰腹胀痛或刺痛,按之痛甚,舌多紫黯,脉沉涩。
肝气郁结经来骤止:经血突然中断,两胁及少腹胀痛,舌质正常,苔薄白,脉沉弦。
鉴别分析
热入血室经来骤止:多因行经期间,感受风寒或湿热之邪,外邪乘虚入于血室,与经血相搏,致经血断止。证见发热恶寒,或往来寒热,胁下硬满,腹中刺痛。治疗可针刺期门,以泻其邪,并用小柴胡汤疏解血室之热。
寒气凝滞经来骤止与瘀血阻滞经来骤止:二者均为实证,病因、病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景岳全书·妇人规》说:“凡经行之际,大忌寒凉等药,饮食亦然。”《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说:“血得冷则壅滞。”若月经正行而过食生冷或服寒凉药物,寒客胞宫;或经期冒雨、涉水,寒气乘虚陷入冲脉,则经血遂止。小腹绞痛,得温则减,伴见面白唇青,肢冷背寒,脉沉紧。病机所重在“寒”。《医药顾问大全》称之“寒入血室”。治宜温阳行血调经,桂枝桃仁汤或温经汤化裁。瘀血阻滞月经骤止的原因,与经期起居不慎,寒凝血滞有关,病机所重在“瘀”。腹痛较重,呈胀痛或刺痛,拒按,并见面色黯滞,舌质紫黯,脉涩。治当化瘀通经为法,少腹逐瘀汤加减。
肝气郁结经来骤止:本证由情志不遂,肝气抑郁,气结血滞,导致经血不得下行的结果。且多发生在经水正行时,除月经骤停外,还兼见胸胁乳房发胀,少腹胀痛,暖气呃逆,饮食少恩等肝气不舒之证。治宜行气舒肝为主,乌药散化裁。
经来骤止一症,临床以实证较多,尤其是热入血室引起者更为多见。关于热入血室的治疗,历代医家多主张以仲景小柴胡汤清解邪热为主,而叶天士则认为不能拘泥小柴胡汤一方,他曾提出用陶氏小柴胡汤,或桂枝桃花汤加减治疗,确是临证心得之谈。
【文献别录】
《王渭川妇科治疗经验》:“大致在月经正行、或刚行之际,遇到高热都可发生停经的趋势,古人称为热入血室。但是在行经之际,人下冷水,也能临时停经,也可称为寒入血室,这是古人没有考虑的问题。也有遇到非常恐怖,也会停经的。如苏联斯大林格勒之战和我国武汉大水时防洪,都造成全城妇女临时停经。”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