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症状大全儿科症状正文

小儿口疮

【概念】

口疮,是泛指口腔内唇、龈、舌、颊、上腭等粘膜上出现淡黄色或白色的小溃疡。

口疮之名,最早见于《素问·气交变大论》.篇中有云“民病口疮”。因其发病的部位不同,又有口疮与燕口疮之别,如《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唇口病论》中说:“风毒湿热,随其虚处所着,搏于血气,则生疮疡……若发于唇里,连两颊生疮者,名日口疮;若发于口吻两角生疮者,名日燕口。”

本症与鹅口疮、口糜应注意区别。鹅口疮,是指新生儿时期口腔及舌上白屑,或白膜满布为特征;口糜,是指满口糜烂,色红疼痛之症。

【鉴别】

常见证候

心脾积热口疮:溃疡周围鲜红,疼痛较甚,饮食困难,口臭流涎,甚或发热,心烦不安,口渴欲饮,小便短赤,大便于结,舌红,苔黄脉滑效。

虚火上浮口疮:溃疡较少,周围淡红或淡白,疼痛较轻,兼见神疲,颧红,口干不渴,舌淡红,苔少,脉细数。

鉴别分析

心脾积热口疮与虚火上炎口疮:口疮之症均为火热之象,但临证亦有虚实之分,当详加辨别。心脾积热口疮,多因要儿胎中有热,或过食肥甘厚味,乳食积滞,起居失宜,致心脾蕴热。盖手少阴心经通于舌,足太阴通于口,其热循经上行,熏蒸口舌,则见口疮,且溃疡周围鲜红,疼痛较甚,饮食困难。脾胃积热则口臭流涎,大便干结;心火上扰或下移则见心烦不安,小便短赤;发热,口渴欲饮,舌红,苔黄,脉滑数均为内热之象。治以清热泻火,方用清热泻脾散。虚火上炎口疮,是由于小儿禀赋虚弱,或久患热病,或久泻不止,脾肾虚损,阴液亏耗,以致水不制火,虚火上炎而成口疮,且溃疡较少,周围淡红或淡白,疼痛较轻。神疲颧红,口干不渴,舌淡红,苔少,脉细数均为脾肾不足之象。治以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丸。

总之小儿口疮辨证,主要从二方面人手,一是仔细观察口疮的特点,二是全身其它的症状,二者结合,辨别虚实,分而治之。

【文献别录】

《诸病源候论·口疮候》“小儿口疮,由血气盛,兼将养过温,心有客热熏上焦,令口生疮也。”

《幼幼集成·口疮证治》“口疮者,满口赤烂。此因胎祟本厚,养育过温,心脾积热,熏蒸于口,以成口疮。内服沆瀣丹,外以地鸡擂水搽疮上。……口疮服凉药不效,乃肝脾之气不足,虚火泛上而无制,宜理中汤收其浮游之火,外以上桂末吹之。若吐泻后口中生疮,亦为虚火,理中汤。昧者以为口疮悉为实热,概用寒凉,必不救。”

咨询电话:010-87264942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小儿鹅口

下一篇:小儿音哑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