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信息中医医院正文

东直门中医院

患儿实施了手术治疗,使这些残疾儿童重新站立起来,在评比中,东直门中医院被授予民政部“明天计划”突出贡献单位,徐林主任被授予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大内科是医院支柱,门诊量占全院29.5%,住院病人占53%,业务收入占50%,大多科室成为重点专科或学科。小科特色表现突出,皮科、针灸科、推拿科门诊量都有较大的增长,周围血管、肛肠初步形成小科重点专科规模,全院专业分布初步形成品牌科室、重点科室、特色科室局面。

医院力求做到立足现在,着眼未来,深刻领会中央卫生工作的精神,把医院参与社区卫生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充分认识社区卫生工作在未来医院发展中将会起到重要作用,医院与属地卫生主管部门密切合作,不断把该项工作引向深入,成绩突出,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

二、教学工作

医院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重要的临床医学院,承担着国内外培养中医临床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临床授课和临床实习任务。自1958年起,培养了近9000名各种层次的高级中医药人才和900余名来自79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留学生。近千名国内进修生。同时,医院也不断派学者赴世界各国交流、合作、让中医药走出国门,在世界弘扬中国医学。

医院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研究所。共设有8个临床研究室,建有Ⅰ级动物实验室、Ⅱ级动物实验室、基础型实验室各一个,应用型实验室两个,基本满足科研教学使用。东直门中医院承担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台港澳班、留学生临床各专业课程教学及毕业实习教学任务,还承担各专业研究生教育。现有19个临床学科教研室,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涵盖6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重点学科及重点专科建设卓有成效,现中医内科学为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外科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包括中医内科脑病学科、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中医内科呼吸学科和中医内科血液病学科。东直门中医院中医内科学1989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中医内科学术界处于领先地位,是历届全国中医内科学会的主任委员单位。中医内科学课程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内科学》、新世纪教材《中医外科学》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中医内科学》2006年还获得卫生部医药类优秀教材一等奖。另外,由东直门中医院专家担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的各级学会有59个。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名师名家荟萃、人才辈出,涌现出董建华、王永炎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和中医教育家秦伯未、于道济、单玉堂、胡希恕、肖友山、马龙伯、刘寿山、宋向元等开拓性地创建了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临床与教学相结合的模式,王子瑜、许连霈、金起凤、施汉章、刘弼臣、姜楫君、杨甲三、殷凤礼、印会河、焦树德、王孝常、廖家祯等中医前辈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老一辈中医学家的培养和带动下,东直门中医院又涌现出多名中青年学术骨干,其中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名,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北京市“教学名师奖”1名,北京市优秀教师2名,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2名, “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北京市首届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2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家级专家”3名,“北京市科技新星”2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3名,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23名。这些成就为东直门中医院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科研工作

近5年来,东直门中医院承担了包括“973”、“863”国家重大课题、国家攻关课题、国家自然基金课题、教育部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

|<< << < 1 2 3 > >> >>|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武汉中医院

下一篇:河北省中医院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