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剪纸,镂金作胜,剪彩为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瑰宝在孩子们眼中,究竟是什么样的呢?7月16日,温州医科大学“丹若小医”暑期夏令营走进天河街道庄泉文化礼堂,通过学习剪纸历史、亲手制作剪纸,让孩子们领悟剪纸的魅力。
作为中国剪纸“南宗代表”,乐清剪纸刀法细腻,布局严谨,细腻精美。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刻’代‘剪’,甚至可以在一厘米宽的纸条上刻出12道线。随着幻灯片上关于剪纸的历史背景、制作过程、优秀剪纸作品的展示和介绍,孩子们时不时爆发出一阵阵惊呼。“我们温州竟然还有那么厉害的文化!”“老师,我知道这幅剪纸上是十二生肖!”优秀的剪纸作品镂空粗细有度,图案栩栩如生,三寸纸张中却包罗万象,让人爱不释手。
在介绍剪纸基本制作流程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实践,有的孩子在彩纸上画出向日葵和荷花,有的孩子则画起了万里长城……绘图完成后,在实践队员的帮助下,孩子们认真地沿着自己画出的线条划线裁纸。“我的作品是竹子,竹报平安,希望在外面工作的爸爸妈妈都可以平安。”“我剪了五角星,队旗上也有五角星,我要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在展示环节中,孩子们积极分享自己的剪纸和创作灵感,赢得大家的热烈鼓掌。
这节生动的剪纸课带领孩子在实践中继承文化,在传承中体验精粹。将剪纸传统文化融于现代课堂,两者相碰撞出的是非遗文化新生的火花,为传统剪纸注入另一种全新的生命力,以供给其延绵以生。
(文/王洪莉 程于庭 图/徐丰铭陈鑫源)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