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信息中医新闻正文

首届“大美中医·大师论坛”在上海市举办

近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主办,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中药·广东一方承办的首届“大美中医·大师论坛”在上海市举办。3位院士、13位国医大师、19位全国名中医及近百位国内外专家共同探讨了中医药的美学内涵,全方位展示中医药的科学之美、人文之美、思想之美、品格之美、技艺之美。

陈凯先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

中医药为解决当代医学问题贡献智慧

今天医学面临最主要的挑战已经不是烈性传染病,而是非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病。要实现对非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病的有效控制,就要求医学模式逐渐发展成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相结合的新的医学模式,就要把以治愈疾病为目的,追求高技术发展的医学模式调整为,重视疾病预防和损伤,维持并促进健康,这也是未来医学的发展之路。

中医药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理念就和医学模式调整的方向一致,从治已病转向治未病,从局部医学转向整体医学。中医药在当代仍有旺盛的生命力,可以推动当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应对当代全球健康挑战,我们要真正认识到中医药宝贵价值,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解决当代医学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黄璐琦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黄璐琦:

“象思维”赋予中医药独特之美

中医药之美体现在“象思维”的思维方式上。“象思维”是中国传统的主要思维方式,与概念思维不同,概念思维是西方式的思维,以理性逻辑为基础的,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可或缺的抽象力量,但抽象化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概念化和公式化,难以把握事物的整体性。

“象思维”注重整体体验,从不使事物对象化,可以激发生命的创造力。“象思维”赋予中医独特的美,一是整体性,自然世界是结构化的、单纯的、非结构化的观察并不能导致中医药知识的产生。整体统一的观察结果能够揭示自然世界一些潜在的本质,所以中医药知识是具有整体统一的实证;二是公共性,美是共同的,是公共的,中医药知识不是单独存在于特定个体的大脑中,是可接受他人审查和批评的特殊知识;三是模糊性,模糊性表现为流动性,这种流动性决定了人们对知识的理解的伸张度,中医药的模糊性,其答案是能找到的,即使目前还没有答案,我们也能知道它大概是什么样子,如果是“玄谜”,我们就不能想象答案是什么样子,因此,中医药的知识是可验证,可解决问题的。

王新陆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王新陆:

中医药学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石

中医学是中国独特的生命科学,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的命脉、土壤和基石,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呈现了一种互动的态势。

中医学应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石,以现代疾病谱系的变化为发展导向,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标,遵循其特有的发展规律,在自我完善中不断创新发展。

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要坚定中医自信,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王振国

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振国:

中医之美要与地域文化、中国文化相融合

齐鲁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代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今天谈论的是中医之美,应该重新思考地域文化、中国文化、中医文化之间的血脉、基因、特色与融合。

中医之美,既有整体之美,亦有地域之美。从齐文化看医学,对于早期医学的发展态势与别样之美需要重新认识;从鲁文化看医学,我们需要对中医的文化根基与人文之美更多地认识、弘扬、传承、发展。

王琦

国医大师王琦

中医学兼具科学人文之美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在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独有理论以及方法学体系,多学科相交融,与人文、哲学相互渗透,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中医学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是我国医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与人文的交相辉映造就中医的美。一方面,中医是东方思维的哲学之光,中医学与多学科互相依存,有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印记。另一方面,中医具有独特的思维理念和先进认知,天人合一的生命观、三因制宜的治疗观都与当代个体化诊疗模式极其吻合,同时,道法自然的养生观和以追求自然为主体的医学诊疗模式,在未来的医学时代里也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

此外,中医文化中的内在精神和人文关怀,依善而立,不仅关心“人的病”,更关心“病的人”,其仁爱之心,包容之德,是中医大美之所在。

周汉民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

开放、合作、互鉴、共享是大美中医的理想

一千余年,中国人怀揣的理想其实和大美中医的理想共通。

第一个理想是开放。开放的胸襟,就是整个民族的胸襟,目前中医药已经传到了183个国家和地区,在座的大师们也培养出了万余名海外留学生,把我们的思想、哲学和医术播撒到全世界,没有这样的开放胸襟,中医很难走向世界。

第二个理想是合作。中医的概念是一个泛概念,中医就如同长江,它的支流汹涌澎湃。

第三个理想是互鉴。互鉴就是要相互学习,我们要以平等的眼光看世界,不要仰视,也不要鄙视,更不要漠视,看世界,就是要与世界各国互鉴。

第四个理想是共享。医术原则的最高表现不是医人、治病,而是医心,生理的病要关心,心理的病也要关心。

严世芸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严世芸:

中医之美在于“和”

“和”是中医之美,美在于真实地、正确地看到了人与自然界、社会的关系,正确看到了生命各种要素间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各种状态。

“和”既是中医学面对生命发生、发展过程各种生理、病理复杂状态和关系的一种哲学总结,是中医学的重要学理,也是认识和把握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思维方法和思想原则,简明正确地表达了健康生命的阴阳、精气神、脏腑、经络、人与自然等物质、非物质的各种不同要素的关系。

中医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当中,始终重视“和”,中国哲学思想传统文化以“和”为贵。随着时代的发展,疾病谱的改变,致病因素日益复杂,治疗逐渐趋于个性化,作为具有中医特色的“和”之思想,是现代医学所不能取代的,无论是其学术理论还是治疗原则,必将在未来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江晓原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

勿用历史虚无主义态度对待中医

中医是有历史成就的。在西医进入中国之前,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健康就是中医呵护的,中医的历史成绩毋庸置疑。

我们不应该对中医理论抱有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不应该缺乏自信。

文化自信有丰富的含义,我们可以用各种各样的研究和思考来充实文化自信的内容。在我看来,中医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对于中医所依托的理论,我们不应该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美国漫画家“海绵宝宝之父”海伦伯格患“渐冻人症”去世 享年57岁

下一篇: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第六届膏方文化节举行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