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信息中医新闻正文

流派传承应重视成果应用

200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中华中医药学会委托山东中医药大学,组织专家开展中医学术流派专题研究。2012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申报,首批64个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入选。

在各项工作如火如荼展开之时,流派传承遇到过哪些问题?应如何前进?在日前举行的全国第五次中医学术流派交流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及建设单位的专家交流了看法,指出,流派传承取得的各种成果,最终是要推动学科发展,促进学术进步,并在实践中应用。

人才梯队建设是流派的生命力

“流派”顾名思义“水的支流”。中医学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群体、不同学者对某些问题的不同认识,于是流派逐渐出现。这些学说、观点风格独特,各有派别,汇成了学科的大江大河。

有些流派传承有序,枝繁叶茂,而有些流派发展情况不甚理想、濒临失传或断代。参与中医流派专题研究多年的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宋咏梅坦言,一方面是领军人物学术特色淡化,另一方面是学术传承出现危机。“医学流派包括学术流派和技术流派,划分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的主要依据是其学术思想。学术思想的独特性是学术流派的灵魂。另外,一个人不能形成一个学派,必须有一支人才队伍、一支人才链才能构成一个学派”。

郑日新是新安医学流派中郑氏喉科的传承人之一,在多年流派研究工作中也体会到,只有厘清“学术链”才能厘清流派的学术沿革与发展进步的历史。“中医学凭借师徒授受而发展,流派的传承脉络被称为‘师承链’,中医世家是师徒授受的特殊形式,其传承脉络表面看来是‘家族链’,但本质都是‘学术链’。”

挖掘研究重视成果转化

2013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中医学术流派传承推广基地,除了整理各流派学术思想,还担负推广、验证的工作。基地负责人、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孙晓生说,流派除了应重视学术思想、理论外,实用性也不容忽视。“将流派中好的经验、技术、药物等整理挖掘,同时为进一步开发做准备”。

现在,各流派都在研究、挖掘本流派的学术思想、文化内涵,也把重心放到各种技术的应用开发上,许多传承人表示这过程中收获很多。

龙砂医派传承人、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顾植山表示,龙砂医派就从流派传承整理挖掘的过程中受益颇丰。除了梳理流派学术思想,建立完善传承队伍,还对流派特色治法的推广应用进行研究、开发。运用五运六气理论分析、指导临床,膏滋方养生“治未病”特色推广,特色方药制剂开发应用等陆续展开。“医派的发展不仅推进地区中医药发展,促进多方合作共建,也要使得流派特色优势有更大的实践基础。流派传承人的临床能力在这之中也能得到提高,从而更进一步推动学科发展。”顾植山说。

创新传承任重道远

在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中,理论认识有待深化,研究思路方法尚不清晰,流派内容、资源有待优化整合是突出的几个问题。

宋咏梅说,作为流派现象研究者,应致力于阐明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意义,解决流派研究中的理论问题;而流派工作室建设应以“学”为纲,注重历史性、传承性、独特性,关注学术发展的历史脉络,探索学术思想发展、传承、创新的轨迹与模式。“从学科分类的角度看,可以发现不同地域不同申报单位的研究内容存在交叉重合现象。在同一地域既有综合性研究,也有某一流派的研究。面对交叉重合现象,如何处理综合性研究与个体研究的关系,同一学科研究如何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进行学术交流,如何有效彰显地域流派特色,均需从宏观层面对流派内容、资源进行整合优化。”

在整理、挖掘郑氏喉科学术思想的郑日新深有体会:“流派研究的核心就是发现流派中的创新点,让流传下来的学术思想、技术方法、药物等发挥更大价值。流派更像暂时还没有融入‘主流’的‘支流’,升华成学术思想的‘支流’,就会成为‘主流’的新鲜血液,为一个学科,甚至中医学带来新的活力。流派应以更开放的姿态传承,不要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才能成为中医学更鲜活的力量”。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上一篇: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下一篇: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增员增内设机构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