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大量的浮络、孙络,通过经络的联系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通过经脉将气血运行到全身各个脏腑,器官、四肢百骸,以供应人体功能活动的需要,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在疾病情况下,抗御病邪,反一映全身或局部证候;在防治疾病时,起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的作用。针灸治疗疾病是通过体表腧穴来影响经络,经络接受来自体表的刺激,传导至相关脏腑,达到疏通气血和调整脏腑功能的目的。头针疗法正是基于这一原理,通过刺激头部的经络腧穴,来治疗疾病的。头针这种治疗作用的产生,是与经络、脏腑、气血和根结、标本、气街,四海学说是分不开的。
(一)百脉皆归于头
头部乃诸阳之会,脏腑经络之气聚集之地,显然是能够反映整体的生命信息,从而形成一个独立的区域,头针在临床中治疗全身疾病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头与全身经络的联系非常密切。《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记载:“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行于面而走空窍”,《难经》云:“人头者诸阳之会”,《针灸大成》曰:“首为诸阳之会,面脉之宗,皆归于头”,宋代也有人提出:“形统于首”,这些都说明了头部是全身四肢百骸、经络脏腑的统领,是人体经气汇聚的重要部位。故针刺头皮部的特定部位可以起到疏通全身经络,运行内外气血,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
具体来说,在十二经脉中,足三阳经、手少阳经、手太阳经、足厥阴经6条经脉上达头部。其中,足阳明胃经行于面部及前额部,手足少阳经及阳维、阳跷脉行于侧头部,足太阳膀胱经行于头顶、后头顶及项部,督脉纵行于项部、后头、头顶及面部,足厥阴肝经行于头面部上巅顶。其他没有直接循行分布于头部的经络也通过表里经及相互络属关系间接与头部联系,如手太阳小肠经上达目内眦与足太阳膀胱经睛明穴交会,通过足太阳膀胧经上达头顶;手阳明大肠经上达于面部与足阳明经地仓交会并通过足阳明胃经上达头颅部。所以,总的来看,足三阳经和手三阳经的经脉都上达头部。此外,十二经别、经筋、皮部以及十五络脉均与头有密切的联系。十二经别中,手三阴的经别分别合于手三阳经,足三阴经的经别分别合于足三阳经,通过这样的联系,十二条经脉就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与头部相连。另外,十二经筋中手三阳、足三阳经的经筋也可上达于头部。在奇经八脉中,督脉、阳维脉、阳跷脉其经脉直接上达头部。另外,任脉循行至面部在目眶,下与足阳明胃经承泣穴交会,通过足阳明胃经上达头顶;冲脉在在气冲穴与足阳明胃经交会,通过足阳明胃经上达头颅部;带脉在维道穴与足少阳胆经交会,通过足少阳胆经上达头颅部;阴维脉在期门穴与足厥阴肝经交会,通过足厥阴肝经上达头顶;阴跷脉在睛明穴与足太阳膀胱经交会,通过足太阳膀胱经上达头顶,这样奇经八脉也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与头部相连。所以上述诸经不仅在生理上与头部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在病理上也与头部密切相关。古人早就强调了“凡刺之真,必先治神。”针刺头穴产生的针感,具有沿经络一定路线,向躯干、四肢传导的能力,从而治疗全身各处疾病。许多医师在头针时,经常会发现,头针针刺后,在患处会出现发热、流水、抽擂等感应。这就是头与经络之间互相联系的安全佐证。
人体大脑虽然有颅骨相隔,但某些经脉仍能入于脑。《灵枢·经脉》曰:“膀胱足太阳之脉,其支者,从巅入络脑”。《难经》门:“督脉者......上至风府,属于脑”。此外“肝足厥阴之脉......与督脉会于巅”,阳维脉与阳跷脉绕于头部两侧至风府穴,与督脉经气相会合,实际亦通于脑。《灵枢·脑论》口:“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盖,下在风府。“盖为督脉之百会穴,说明督脉是人体联系大脑的特殊通道。人体的各条经络,通过督脉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大脑产生着密切联系。
脑是人体生命活动中枢,掌管人的各种精神意识及思维活动。从中医理论上说:“脑为髓之海,真气之所聚”,脑是奇恒之府,是脏腑、经络之气血汇聚的部位,具有调整全身气血和脏腑功能的作用。只有通过经络将脑与脏腑、器官、四肢百骸相连,它才能吸收来自各方的信息,才能发布自己的调整信息;也只有通过经络这个特殊通道,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大脑,大脑才能正常工作。在病理上,“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故用头部穴位治疗脏腑疾病就在于通过经络系统“调其气血”、“补其不足”,“泻其有余”。头针的治疗信息也正是通过经络传达到脏腑器官,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脏腑气血上输于头
头部通过经络与脏腑相联系,脏腑生产的精气均通过经脉止输于头,如果脏腑功能失调,头部也会出现相应症状,这些症状是通过循行于头部的经络来表现的,如《索问·邪气藏府病形》曰:“肝病者......气逆则痛。”《素问·厥论》曰:“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素问·邪气藏府病形》云:“心脉...…微涩为......巅疾”,“肺脉急甚为巅疾。”五脏病甚至还可出现各种精神障碍症,如手厥阴经心包病则昏厥、谵语、嬉笑不休,手少阴心病则眩。
头穴是一个作用点,又是一个反应点,这些反应点也为头针治疗全身及脏腑的疾病打下了物质基础。汉代《太平经》就说过:“灸刺者,所以调安三百六十脉,通阴阳之气而除害者也。三百六十脉......外出周旋身上,总于头顶,内系于脏”。头针时,其产生的治疗信息就是通过这种联系来治疗脏腑疾病的。
头部发际区为经络分布密集的部位,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路,脏腑活动产生的气血通过经络上聚于头,使头成为气血汇集之所在。气血盛衰直接影响头皮润泽和头发的荣华。《灵枢·经脉》曰:”于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毛色不泽。”《儒门事亲》曰:“人年少发早落或白屑者此血热过也。”《医学入门》曰:“血盛则发润,血衰则发衰。”由上可知,因为头部是气血汇聚之处,气血的盛衰可通过头部发际区的皮肤、毛发荣衰而表现出来。同时,气血的盛衰也直接影响大脑的思维活动,大脑缺少缺血的濡养,思维功能出现问题,就会使脏腑活动失去平衡,出现各种疾病。头针疗法可以通过刺激头部穴位,达到调理气血的目的。
(三)根结、标本、气街、四海汇集于头
根结、标本、气街、四海学说是经络学说的重要内容,是阐述经络与各部位的关系,包括人身上下之间,内外之间、三阳之间的多种关系的理论。也是头针疗法的理论依据之一。正如《素问·标本病传论》中说:“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经络学说中的标本,是指经络的上下部位而言,本是经气汇聚的雷心,标是经气扩散之区域,四肢为本,头面躯干为标。标本理论认为,手足三阴经、三阳经的本部都在四肢未端的穴位处。标部大都在躯干、头面部的穴位处。标本理论主要是用来阐明六经脉气的弥散影响,说明了经脉循行都是起于四肢而止于头面,人体上下是相互呼应的。
根即本之义,集中在四肢末端;结有标之义,分布于头面躯干。根结理论认为足六经的经气根于下肢末端,分别联系头、胸、腹各部。根部到结部的方向都是由下肢行向躯干,根与结,大体指出了经脉从四肢末端到头面胸腹躯干之间的联系。也说明人体上下互相联系的关系。
在理论上,根结理论与标本理论是一致的,根本为源,标结为流。即四肢下端为“根”为“本”,头、胸、腹、背为“结”为”标”。具体来讲,“根”在四肢末端的井穴,“结”则在头、胸、腹的一定部位;“本”在四肢,”标”在头、面、躯干,其范围较“根”“结”广。根结学说主要突出各经从四肢上达头、胸、腹的联系特点,用以说明四肢穴位与头、胸、腹之间的主治规律;标本学说主要说明经气弥漫散布的影响,它们相对贯通,共同阐明经脉之气上下内外相应的原理,是针灸治疗“上病取下、下病取上”的理论依据,也是用头针治疗全身疾病的理论依据。
气街是经气流注集散、纵横通行的道路,是十二经脉经气集中的地方。分为头部气街、胸部气街、腹部气街、胫部气街。“气街”是经气循行的通道。《灵枢·卫气》曰:“头气有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胫气有街。”意指头、胸、腹等各部是经气集中循行的部位,这些部位既是气街的所在范围,又是“结”与“标”的所在部位,其中“头气有街”,是头面部经气出入之路,是指头面部与脑部的联系。说明全身经气都可上行于头,故有“气在头者,止之于脑”(《灵枢·卫气》)的论述。气街理论阐明了经络系统内部沟通和相互联系,不但有纵向道路,而且有“头、胸、腹、胫”的横向沟通和联系。
四海是指脑为箭之海,旅中为气海,胃为水谷之海,冲脉为血之海,如《灵枢·海论》曰:“人亦有四海、十二经水。经水者,皆注于海......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这是比类取象的方法来说明十二经脉在人体中如同大地的河流一样,最后都汇集到四海里去,由于四海与十二经脉的紧密联系,使十二经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的生理功能更臻完善,可以说四海理论是对经络体系的补充和发展,四海理论与气街理论密切相关,其部位与气街划分相类似。它们是互相联系了的,是十二经脉循行部位经气集中所在。
根结、标本、气街,四海学说的理论都说明,五脏六腑之气血通过经脉上注于头,加强了脏腑与头部的联系。因此,临床上可通过对头部治疗线(区)的针刺治疗,调整全身气血,恢复脏腑、躯干、四肢的正常功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