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特色中医脐疗脐疗知识正文

脐疗的药物作用

药物脐疗法是将药物敷于脐窝而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属于皮肤给药途径的范畴。对于药物经皮肤吸收,清·徐大椿曰:“汤药不足尽病”用骨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理瀹骈文》则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又说:“昔人治黄疽,用百部根放脐上,酒和糯米饭盖之,以口中有酒气为度。又有用干姜、白芥子敷脐者,以口辣去之。则知由脐而入,无异于入口中。”脐联系于全身经脉,药物经脐部皮肤吸收后,可循经络贯穿全身,直达病所而起治疗作用。

现代医学已证明:药完全可以从皮肤吸收。皮肤分表皮、真皮,皮下有脂肪组织;表皮又可分为五层,最外层为角质层。药物经皮吸收包括两个时相:1.穿透相:药物通过皮肤表面结构角质层和表皮,进入细胞外间质;2.吸收相:药物分子通过皮肤微循环,从细胞外液迅速地弥漫散入血循环。穿透相比较复杂:角质层是皮肤主要屏障功能,它能防止化学物质的穿透;角化细胞含有结构脂质及水溶性物质,能缓慢地吸收水分;细胞间隙充满着板层结构样脂质,控制着水溶性溶质的扩散。由此可见,水溶性和脂溶性药物可经被动弥散、穿透角质渐渐被吸收。此外,皮肤附属器汗腺、毛囊皮脂腺也是药物吸收的通道,尤其是一些高分子物质。

不同体表部位的皮肤结构有一定差异,以致药物吸收程度也不一样。脐部皮肤结构的特点最有利于药物吸收。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处,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药物最易穿透弥漫,并且脐下无脂肪组织,皮肤和筋膜、腹膜直接相连,故渗透力强。

脐皮肤除了一般皮肤所具有的微循环外,脐下腹膜还布有丰富的静脉网,浅部和腹壁浅静脉、胸腹壁静脉相吻合,深部和腹壁上下静脉相连。腹下动脉分支也通过脐部,可见药物在脐皮肤经过穿透相后,直接扩散到静脉网或腹下动脉分支而入体循环。所以药物经肪皮肤吸收比较迅速。肪动脉结构也有特殊之处,如Horsh等在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动脉内膜,用14C亚油酸和14C胆固醇为底物测定胆固醇酷化发现,该酣只分布在动脉壁细胞内外胆固醇堆积处,肪动脉壁细胞没有这种酶进行的胆固醇酣化作用,可见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脐动脉壁没有胆固醇堆积,认为脐动脉结构特殊,这种特殊结构可能为药物迅速吸收的有利条件。

上述脐静脉网向后向上,由附脐静脉联结于门静脉,药物吸收经脐静脉网,有可能通过附脐静脉经门静脉到达肝脏,药物经脐皮肤吸收进入肝被代谢分解可以认为是很少的,所以药效也不致降低。

此外,药物调敷脐部后,外加胶布等固封,可增强药和皮肤的水合作用而有利于吸收。脐疗用药多以“气味俱厚”者炒香研末,“炒香则气易透”,可促使吸收。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脐疗的综合作用

下一篇:脐与六腑及其经脉相通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