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脐疗法是选用适当的药物,制成一定的剂型(粉、糊、膏等)填敷脐中,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脐名神阙,又名气舍、维会、脐中,位于任脉之上。《金匮要略》一书首先详细记载了脐疗治病的方法。脐自古只灸不针,至唐代逐渐发展为药灸并用。晋、唐以后,随着穴位敷药疗法的诞生,敷脐疗法开始出现,并不断发展为敷脐、褽脐等法。如《万病回春》记载:“小儿泻不止,五倍子、陈醋稀熬成膏,贴脐上。”其后赵学敏的《串雅》中有“痢疾塞脐”、“贴脐截疟”的记载,对敷脐治病做了成功的发挥和充实。至吴尚先总结前人中医外治经验,结合自己几十年的临床所得,编纂《理瀹骈文》一书,其中所载敷脐方药达数十首。他认为“中焦之病,以药切粗末,炒香,布包,敷脐上为第一捷法。”近年来,此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本疗法对于失眠的治疗具有独到的治疗作用。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适当药物,应用所需物品制成各种剂型,采用填脐法、熨脐法、填贴混合法进行敷贴,敷贴前首先应用酒精棉球对脐部皮肤进行消毒。
填药末:将所用药物研为细末,适量填脐,胶布固定。
填药糊:将药物研末、过筛,根据需要用温开水,或醋,或酒,或药汁等调为糊状,取适量填脐中,以胶布固定。
填药饼:将所用药物捣烂如泥,做成饼状填脐中,胶布固封。
贴膏药:将所选药物按膏药的制法做成膏,敷于脐中,固定扎紧。
1.心脾两虚型失眠:症见不易入睡,或睡中多梦,易醒,醒后再难入睡,兼见口淡无味,或食后腹胀,不思饮食。
健脾养心散
【用法】诸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取3~10g填脐,外以纱布固定。
四君子散
【组成】党参15g、白术30g、茯苓15g、甘草10g、酸枣仁10g。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洁净水调成糊状,敷于脐窝,盖以纱布,胶布固定。
2.阴虚火旺型失眠:症见心烦,失眠,入睡困难,同时兼有手足心发热,盗汗,口渴。
五味子散
【组成】五味子20g、地骨皮30g。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洁净水调成糊状,敷于脐窝,盖以纱布,胶布固定。
六味地黄散
【组成】山萸肉15g、山药20g、丹皮15g、泽泻15g、熟地15g、茯苓10g。
【用法】诸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取3~10g填脐,外以纱布固定。
3.心肾不交型失眠:症见心烦不寐,头晕耳鸣,烦热盗汗,男子滑精,女子月经不调。
泻南补北汤
【组成】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麦冬、知母、黄柏、黄连、栀子、山萸肉、牡蛎各等份。
【用法】各药烘干,共研细末,过筛贮瓶备用。用时取药粉适量,开水调成膏,纱布包裹,敷神阙穴,外用胶布固定,每日1次,一般5~10次见效。
4.血虚肝旺型失眠:症见难以入睡,即使入睡,也多梦易惊,或胁肋胀满,善叹息。
【组成】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白术、甘草各等份。
【用法】诸药烘干研末,过筛,以麻油调药末如糊状,下垫纱布一层,敷脐,外盖玻璃纸、纱布,胶布固定。
5.心虚胆怯型失眠:症见虚烦不得眠,入睡后又易惊醒,心神不安,胆怯恐惧。
茯神汤
【用法】诸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取3~10g填脐,外以纱布固定。
神朱散
【组成】酸枣仁30g、朱砂10g、神曲20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陈醋调成糊状,睡前敷脐部,纱布包扎。
6.痰热内扰型失眠:症见失眠,心烦,口苦,目眩,头重,胸闷。
清热化痰散
【用法】各药烘干共研细末,过筛贮瓶备用。用时取药粉适量,开水调成膏,纱布包裹,敷神阙穴,外用胶布固定。
7.胃气不和型失眠:症见失眠而兼食滞不化的症状,如脘腹胀满或胀痛,时有恶心或呕吐。
三仙散
【组成】炒神曲、炒麦芽、焦山楂、炒莱菔子、炒鸡内金各10g。
【用法】加诸药共研细末,加淀粉1~3g用开水调成糊状敷脐。
槟榔散
【组成】槟榔20g、高良姜10g。
【用法】共研细末,贮瓶备用,取3~10g填脐,外以纱布固定。
注意
1.应用前首先应检查脐及其周围有无急慢性炎症、溃疡及其他疾患。如有应先加以治疗,然后再考虑本法。
2.敷贴前必须局部清洁消毒。敷贴药物要外加固定,以免药物脱落弄脏衣服、被褥。
3.脐部药物敷贴不宜过久。时间过长可因药物刺激太过而造成局部皮肤充血,引起炎症、溃疡而影响治疗及继续治疗。须随时观察有无局部皮肤过敏、皮肤发炎等情况,对症治疗。
4.孕妇应用本法忌用含有麝香的方药和麝香成分的药膏、胶布膏,以免导致流产等不良后果。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