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方
【药物】缎黑丑、缎白丑、缎牙皂各8克,木香、沉香、乳香、没药各9克,玻珀3克。
【制法】共研细末,用砂糖、飞面调成糊膏。
【用法】敷跻。用于头面浮肿、肚腹胀满、上气喘急者。
【出处】《理渝骈文》。
22方
【药物】蝼蛄5个。
【制法】捣烂,纱布包裹。
【用法】敷神阙穴,2天换药1次。用于水肿,有利尿消水肿的作用。
【出处】《俞穴敷药疗法》。
23方
【制法】前3味药均用醋制,烘干,研为细末,用酒调成膏。
【用法】敷神阙穴,外用胶布固定。用于水肿。
【出处】《俞穴敷药疗法》。
24方
【药物】胆矾6克,大黄10克,麝香0.9克,白酒120毫升。
【制法】把胆矾、大黄研为细末,用酒调匀,装入猪膀胱内,扎口。
【用法】先把麝香(研末)纳入神阙穴,外用胶布盖住;再把猪膀胱敷于脐上,外盖塑料薄膜,用宽布带缚住。用于水肿。
【出处】《俞穴敷药疗法》。
25方
【药物】垂盆草、败酱草、板蓝根、毛茛各6~10克,大葱60克,白芨、川贝、山楂各3克。
【制法】前4味若是鲜品,捣融;干品研为细末。后3味药,亦研为细末,过筛。然后把前后药末调和在一起,和大葱加酒,共捣为膏,做成五分硬币大小圆饼,油纱布2~4层包裹。
【用法】敷神阙穴,外盖塑料薄膜、纱布,胶布固定,局部有烧灼刺痛感时去掉。用于急性肾炎引起的水肿疗效较好。
【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
26方
【药物】白芥子30克,丁香、肉桂各10克,胡椒12~30克。
【制法】烘干,共研为细末,过筛;取药粉适量,用醋调成膏,纱布包裹。
【用法】敷神阙穴,胶布固定,局部皮肤发赤和有刺痛烧灼感时去掉。1日1次,连敷数日。用于水肿腹胀。
【出处】《河北中医》。
27方(理中散加味)
【制法】烘干,研为细末,过筛;取药粉适量,开水调成膏,纱布包裹。
【用法】敷神阙穴,再覆盖塑料薄膜、纱布,胶布固定。适用于脾肾阳虚型水肿。
【出处】《河南中医》。
28方(胀膏)
【药物】腰黄53克,硼砂18克,炉甘石17克,淡牙硝21克,冰片23克,麝香8克。
【制法】共研为极细末,装瓶密封,贮藏。
【用法】取0.6克纳入神阙穴,外以淡膏药(无药的膏药)或胶布固定,5~7天换药1次。用于水肿、腹水。
【出处】《绍兴医药卫生》。
29方
【制法】捣烂,纱布包裹。
【用法】敷神阙穴,外盖塑料薄膜、纱布,胶布固定。对水肿有高蛋白尿者尤佳。
【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
30方
【药物】田螺肉2~3只,细盐半匙。
【制法】捣烂。
【用法】敷脐和脐下1寸3分处。用于肾炎、水肿、腹水、尿闭等。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31方
【药物】萱草根、马鞭草、乌柏叶各60克,葱白7根,生姜(连皮)6克。
【制法】上药分别捣烂混匀,做成两个药饼。
【用法】每取1块药饼敷于脐部,以塑料纸覆盖,包扎固定,1日更换药饼2次。每日以热水袋在覆盖敷料上热熨2~3次,每次约为30分钟,一般当日即见尿量增多,水肿减轻,如复发再用仍有效。用于肾炎水肿。
【验案】患者,女,9岁。1984年6月12日,肾炎复发。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症见全身浮肿,腰以下为甚,面色白,脘腹胀满,疲乏,纳差,尿少色黄,舌质红,苔白滑,脉沉细而弱。用上方l料,水肿渐消;再用l料,尿化验仅尿蛋白(±)。后以桂附地黄丸加减,调理1月而愈。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出处】《四川中医》。
32方
【药物】甘遂、黑白丑。
【制法】研为细末。
【用法】热敷肪上。用千湿气肿胀。
【出处】《类经图翼》。
33方
【药物】结籽大葱(鲜)5棵,白矾30克。
【制法】共捣成泥状。
【用法】敷肪部。用于水肿。
【出处】《四川中医》。
34方
【药物】地胆草(鲜叶)适量,鸡蛋1只。
【制法】地胆草洗净,捣烂如泥,与鸡蛋拌匀煎成饼。
【用法】贴跻部,每日换药1~2次,连敷5~7日为1疗程。用于水肿。
【出处】《常见病民间传统外治法》。
【备注】地胆草又名草鞋根。
35方(艾灸神阙法)
【用法】详见“脊髓灰质炎及其后遗症”1方,此略。用于阴水症。
【验案】患者,男,65岁,农民,1980年4月2日诊。患者1月前突发面部浮肿,双下肢肿胀,经某医院用青霉素、利尿剂治疗2周未效。诊见:面色灰白,面目微肿,形寒怕冷,腰部冷痛酸重,精神不振,以两下肢肿胀尤为明显,按之凹陷,腹满,尿少,舌淡,苔白腻滑,脉沉细。尿液常规检查:外观浅黄微浊;蛋白(+);镜检红细胞(+)。辨证为肾阳衰弱,阴盛于下所致的阴水证。用艾炷大灸神阙7次,症状悉除,尿常规检查均为阴性,病得痊愈。
【出处】《陕西中医函授》。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