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特色中医点穴百病点穴正文

中医点穴治疗月经不调

1.病因

由于思虑、劳累过度,或外感风寒,或房事不节,或行经期不能很好注意卫生;用冷水,吃冷食,剧烈运动,以及生气行房等。此外,患其他疾病,也会引起月经不调。

2.症状

经来不顺,不是提前,便是推后。提前者,为月经先期,色深红,烦躁,脉数,为血热。如果血量多,色淡,神疲,头重眩晕,脉迟,为气虚。推后者,为月经后期,多属虚寒,或气血郁结。

3.辨证施治

月经不调,属于功能性疾病,则补肾与健脾。在此基础上,血热者,调经兼清血热。血虚者,调经兼以补血。气虚者,调经兼以补气。后期郁结者,调经兼以舒肝解郁。

配穴与手法:

内关穴(补)、合谷穴(泻)、三阴交穴(补)、足三里穴(补)、天枢穴(补)、中脘穴(泻)、关元穴(补)、膈俞穴(补)、脾俞穴(补)、肾俞穴(补)。按上列配穴次序点穴,每穴平揉、压放各100次。

轻重标准度:应用轻、中度,以应血。

快慢标准度:应用慢度,以应肾。

平揉圆圈大小度:应用中度,以应脾。

方义解释:上列配穴,取肾俞、脾俞、关元、中脘穴,为补肾与补脾,以增强人体的功能。取三阴交、合谷穴,为调经之主穴。属血热者,加补太溪穴,膈俞穴用泻法。气虚,月经量多者,加补太渊膻中气海隐白穴。月经量少郁结者,加泻期门穴,合谷穴用补法,三阴交穴用泻法,并应加膻中与气海穴,用补法,以控制其突然转为月经量多。取天枢、内关、足三里穴,以助调经之效。

关于所加的穴位,应按配穴的排列次序,以及部位的先后次序进行,以便与配穴相一致。

小结:月经不调的点穴治疗,一日点穴1次,或一周内点穴3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决定。一般性的月经不调,点穴治疗1~3次之后,症状可以减轻。治愈,则须观察第二次月经期,是否已经正常。如未正常,尚须继续治疗。在行经量多的时候,应减去腹部穴位,并应把揉圈改小,揉中应不间歇,以收敛。

验案例证

(1)梁XX,女,28岁。住西安市东关。1963年3月22日初诊。

主诉:月经不调已一年多。每月月经来两次,每次行经持续七八天。腹疼,腰坠;小肚子结疼时,就要小便。小便时,阴部烧热难受,经常白带多。经某医院检查,子宫颈糜烂。又经某医院检查为功能性出血。经两次住院刮宫,没有根治。最后决定,子宫如再出血不止,只有摘除子宮。曾服药、打针,月经仍是不调,并服中药数十剂,见效未愈。经本院妇科转来点穴治疗。

检查:患者自觉头昏。腰坠,腹疼,不想吃,精神疲困。这几日正在行经,咳嗽时,经血就由阴道流出。脉象右寸浮洪,左寸沉;两关弦;两尺无力。为气血虚,月经不调之症。

处理:宜固气止血。点隐白(补)、三阴交(补)、合谷(泻)、太渊(补)、膻中(补)、膈俞(补)、脾俞(泻)、肝俞穴(泻)。每穴平揉、压放各100次。隐白穴,加点打法100次。

本病经点穴3次后,患者脉象缓沉细,经水渐少,食欲好转。此后,在行经期,每日点1次。经止后,一周点穴3次。经治疗两月而痊愈。

(2) 丁X,女,25岁。西安市某某厂德语翻译。1984年6月22日初诊。

主诉:月经不正常,这个月行经血量多,经注射及药物治疗不见效。经介绍西安市某名老中医诊治,服汤药十数剂,有一点见效。但是,行经已50天之久,仍未止血。头昏,精神不好。

检查:近几天,曾在某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取血化验血小板8万(以往牙龈常易出血)。面色白,有倦容。舌淡,苔薄。脉象细。

处理:按血虚、月经不调,给予点穴。取隐白(补)、太溪(补)、三阴交(补)、章门(补)、合谷(泻)、太渊(补)、膻中(补)、百会(补)、膈俞(补)、肾俞(补)、脾俞(补)、肝俞穴(补)。每穴平揉、压放各50次。

复诊(24):点穴之后,月经已少,精神好转。因此,回家痛快地洗了一次头。当时,患者的姑姑(在北京崇外地区医院当皮肤科大夫)就说:“您不是没精神么?咋!洗起头来啦?”患者一再回答精神好多了。

患者第三次点穴之后,血已完全止住。但由于流血过多及血小板减少等原因,继续隔一日点1次穴。取内关(补)、太渊(补)、合谷(泻)、隐白(补)、太溪(补)、三阴交(补)、足三里(补)、膻中(补)、中脘(泻)、天枢(补)、关元(补)、百会(补)、肺俞(补)、心俞(补)、膈俞(补)、肝俞(补)、脾俞(补)、肾俞(补)等穴。每穴平揉、压放各70次。

在继续点穴一个多月之后,月经未至。此后,患者自动停止治疗。时隔两月,经调查,患者确已怀孕。翌年,产一男孩,身体健壮。

咨询电话:010-87264942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中医点穴治疗痛经

下一篇:中医点穴治疗尿床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