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技术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激发经络、穴位的治疗作用,结合现代医药学中的药理作用和注射方法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疗法。使用时,将注射针刺入穴位后,运用提插手法,使其得气,抽吸无回血后再将药液缓慢注入穴位,从而起到穴位、针刺、药物三者结合的作用。一方面针刺和药物作用直接刺激了经络线上的穴位,产生一定疗效;另一方面,穴位注射后,药物在穴位处存留的时间较长,故可增强与延长穴位的治疗效能,并使之沿经络循行以疏通经气直达相应的病理组织器官,充分发挥穴位和药物的共同治疗作用;再有药物对穴位的作用亦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作用于机体,激发人体的抗病能力,产生更大的疗效。具体分述如下。
1.止痛作用
大量的临床资料和实验结果证实,穴位注射与针刺一样,可以兴奋多种感受器,产生针感信号,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脊髓和脑,产生诱发电位,这种诱发电位可以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局部刺激信号进入中枢后,可以激发许多神经元的活动,释放出多种神经介质,其中5-羟色胺、内源性吗啡物质的释放起到了止痛作用。
2.防御作用
穴位注射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主要是与其针刺可以激发体内的防御机制有关。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清除外来抗原物质和自身变形物质,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恒定所产生的一系列保护性反应。
3.双向调整作用
研究者发现,不同经穴对不同药物反应性不同,经穴有辨别接受化学性刺激的性质,或者说穴位组织对注射药物有一定的辨识作用,这正是药物的归经理论表现所在。在穴位注入有相对特异性的药物,这种药物的性味与此经穴具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即归于此经,就能显著地加强穴注药物的效应;相反,如果注射进入的药物被识别为不利于机体时,穴位组织能够减弱或者纠正这种不良效应。穴位注射当以经络为载体,把药物运送到相应区域或部位,从而发挥药物和经穴的双向作用,使药效得到加强,并且更迅速、持久。明显药效的发生与发展有经络功能的参与和协同,有一定的循经性,遵循经穴﹣脏腑相关原理。
4.穴效药效“叠加效应”
现代研究表明,穴位注射疗法可以在小剂量的情况下,在短时间内产生大剂量静脉注射等强度或者更强的药效,这似乎有悖常理,推测是药效与穴效的特殊整合作用。尤其是穴位主治作用与药物药理作用相一致时,表现出最强的穴药疗效,具有穴效药效“叠加效应”。还有研究表明,穴位注射给药有药效长的特点,推测缓慢吸收的药物持续刺激相关穴位,可起到与针刺特定穴位类似的功效。穴位注射药物按常理应当在血液中达到阈值浓度后才有效,静脉注射药物无吸收过程,因此静脉注射药效快速强大。穴位注射后的血药浓度与静脉注射相差很大,但可在短时间内达到和静脉注射同样甚至更强的效果,说明其不同于一般的给药机制和途径。穴位药效既具有药物原有药效学特性,又见效快,在未吸收或未达有效血药浓度前即产生强大的药效,且该药效可与无吸收过程的静脉注射相同甚至更好。这种既快速又强大的初始药效与血药浓度无明显相关,也与神经系统的完整性无明显关系,说明穴位注射药效与经络参与有关,从穴位药效的特征中探索经穴的本质是经络研究的一个新的突破口。穴位注射作用包括针刺样作用、药物循经作用、药物与腧穴相互作用等,对其机制的研究应当继续深入。
三重作用
1.即时效应:在进针数分钟及数小时内产生。多为针刺和药物注入对局部刺激而引起。
2.慢效应:可在治疗数小时至l天内出现,与药物在穴区进行生物化学作用有关。
3.后作用:是在前两个治疗效应基础上调动和恢复患者自身的调节功能而实现。这种初期为机械刺激效应,通过经穴的传导得到即刻效应,中期为药物化学效应及后期的后作用效应,则使经穴与药物的综合作用得到发挥。这就必然使穴位注射后疗效的有效期得到延长,使疾病在这个较长的治疗过程中得到更彻底的治疗。穴位注射时药效的发生与持续,有经穴功能的参与和协调。在这个过程中,经穴和药物的亲和性、归经性、直达性、趋病性、速效性及延长性等特殊功能,促成了穴位注射的高效和速效,在穴位注射治疗机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