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特色偏方秘方中药偏方秘方正文

乌梅丸治蛔厥

回想16年之前,农村老百姓生活条件简陋和贫穷,没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患小儿蛔虫病很普遍。笔者曾用乌梅丸治疗一例蛔厥证,难以忘怀,坚定了笔者学好中医的信心和决心。现叙述如下:蒋某,男,9岁。1986年8月26日初诊。其母代诉:一月前大便时发现蛔虫两条,当日上午开始肚子痛,有短暂停顿,痛时烦躁不安。西医诊为腹痛待查,蛔虫病。用5%葡萄糖、庆大霉素4万u、盐酸消旋山莨菪碱针3毫克静脉滴注,疼痛未减轻。刻诊:患者痛苦状,体温38.2℃。形体偏瘦,营养不良,肤色不华,头发稀少无光泽。面时青时白,四肢不温。腹软,无包块,无确切压痛点。苔薄白,脉浮弦紧。诊断:蛔厥,蛔虫病。辨证属脏气虚寒,蛔虫上窜于胃,气机逆乱。治宜温脏安蛔。

药用乌梅丸

乌梅20克,细辛4克,干姜6克,黄连6克,当归6克,附子3克,蜀椒3克,桂枝6克,党参15克,黄柏6克,制军3克,使君子1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日服两次。

第二天复诊,患儿蹦跳地玩耍,其母诉:服药约两小时后,患儿急要大便,粪便中夹杂蛔虫无数,大者有铅笔粗,小的细如白线,抱团蠕动,足有半痰盂。泻后安然入睡。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曰:“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方中乌梅取其酸能收敛,制虫蠕动以安蛔;蜀椒、细辛辛温,辛可伏虫,温能化寒;黄连、黄柏苦寒,苦可下蛔,寒清上热;干姜、附子、桂枝辛热,温脏以祛下寒;人参、当归补气养血,加大黄苦寒通泄,使君子佐以驱蛔。服乌梅丸汤药后约泻下“大者有铅笔粗,小的细如白线,抱团蠕动,足以半痰盂蛔虫”,足见中医经方之神奇。

咨询电话:010-87264942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芍药甘草汤治胃脘痛

下一篇:清骨散治术后发热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