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食指小儿较长时期不思进食,厌恶摄食的一种病症。本病古代的记载较少,1980年以来,经过系统研究,总结了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规律,写入了教材。目前,本病在儿科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尤在城市儿童中多见。好发于1-6岁的小儿。厌食指以厌恶摄食为主证的一种小儿脾胃病症,若是其他外感、内伤疾病中出现厌食症状,则不属于本病。
病因病机
形成本病的病因较多。小儿时期脾常不足,加之饮食不知自调,挑食、偏食,好吃零食,食不按时,饥饱不一,或家长缺少正确的喂养知识,婴儿期喂养不当,乳食品种调配、变更失宜,或纵儿所好,杂食乱投,甚至滥进补品,均易于损伤脾胃。也有原本患其他疾病脾胃受损,或先天禀赋脾胃薄弱,加之饮食调养护理不当而成病。因此,本病多由于饮食不节喂养不当而致病,其他病因还有他病失调脾胃受损、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暑湿熏蒸脾阳失展、情志不畅思虑伤脾等,均可以形成本病。厌食的病变脏腑在脾胃,发病机理总在脾运胃纳功能的失常。胃司受纳,脾主运化,脾胃调和,则口能知五谷饮食之味。小儿由于以上各类病因,易造成脾胃受损运纳功能的失常。因病因、病程、体质的差异,证候又有脾运功能失健为主与脾胃气阴不足为主的区别。厌食为脾胃轻症,多数患儿病变以运化功能失健为主,虚象不著,因饮食喂养不当,或湿浊、气滞困脾,脾气失展,胃纳不开。部分患儿素体不足,或病程较长,表现虚证,有偏气虚、有偏阴虚者。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得阳则运;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以阴为用。故凡脾气、胃阴不足,皆能导致受纳、运化失职而厌食。
临床诊断
1、长期不思进食,厌恶摄食,食量显著少于同龄正常儿童。
2、可有嗳气、泛恶、脘痞;大便不调等症,或伴面色少华、形体偏瘦、口干喜饮等症,但精神尚好,活动如常。
3、排除其他外感、内伤慢性疾病。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