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怀绝技并天生傲骨的医生,在精神上难免是孤寂的,但正是这难能可贵的落寞鞭策他更加勤奋地钻研学问,治病救人,更加坚定地坚持自己的学说,最终取得了非凡成就。位居金元四大家之列的张从正(字子和,自号“戴人”)就是这样的人。他从少年学医,四方行医,到征役参军,召为太医,再到最后辞官归隐,著书立说,无论人生何等艰难,他始终固守学术思想,丰富实践,写诗饮酒,把五味杂陈的境遇盛开为一朵唯美的花。
张从正出生于金代睢州考城(今分属河南兰考、民权辖区),世代行医。良好的家庭条件和祖辈、父辈积累的名医名家资源,为其学医成长,开阔眼界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家人深知要想成为优秀的医生必须熟稔中医经典的道理,于是在张从正幼年的时候开始认真教导他熟读四书五经,到了13岁时,就正式指导他研习《神农本草经》《难经》《素问》等中医典籍,同时教他辨识中药形态,了解药物的性味归经,抄写药方,熟悉为人治病的思维思路和方式方法。随后,家人还送他去河北河间跟随“河间学派”创始人刘完素学医。
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人生哲学积淀,借助中医经典作学医理论基础,继承家学渊源,并师承名家名师,在此背景下,张从正医术日益精湛,于20岁左右开始独立行医。刚开始独立应诊时,他法宗刘完素,用药多为寒凉,治疗各种疾病多有疗效,赢得患者和士大夫的称赞。25岁左右的时候张从正迁居到陈州宛丘(今河南淮阳)行医。这时,没有了家庭和礼仪的约束,不用为生计担忧,生性洒脱的张从正常常骑马带着仆人四处行医,足迹遍及今天河南全境和江苏、安徽、山东、湖北等部分区域。
在金代,医生治病多用辛温香燥的中药,而这些药物在治病的同时还非常容易资火伤阴,戕伐阳气。因此,为了矫正时弊,刘完素在临床经验中总结出以应用寒凉药物为主的治病思想。在远游行医的过程中,随着诊治各类疑难杂症病例的增多,张从正在细细体味恩师刘完素的用药方略,重新品悟《素问》《伤寒论》诊治疾病纲要的基础上,逐渐总结出“治病重在驱邪,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通过灸、熏、蒸、洗、烙、针刺、砭射等,借助鸡羽探吐、鼻内用药促进开口吐涎、草茎刺鼻喷嚏或出血、眼点药等催吐,使用催生、下乳、磨积、逐水、破经、泄气等“汗、吐、下三法该尽治病”等经验。
张从正的经验无疑极大地丰富了诊治疾病的方法,更加有效地保障了病人的健康。但是,由于汗、吐、下三法难以把握,再加上与当时主流的温补思想相冲突,他由此受到很多医生的讥讽。金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金朝招募兵丁开始对南宋进行讨伐,张从正被迫参加了这次战争,并开启了自己十多年的军医生涯。在部队,虽然其他军医对于张从正的诊治方法嗤之以鼻,但是他凭借自己疗效显著的医术实力赢得了广大官兵及家属的认可。
金兴定年间(公元1217~1221年),在将士中拥有广泛声誉的张从正被召补为太医。官场的等级分明和尔虞我诈,并不是性情奔放的张从正所追求的,再加上他性情耿直,不屑与庸医为伍。因此,倡导温补的太医们视其为异类,在孤立张从正的同时,还对其学术思想进行十分主观的无情抨击。没过多久,身心疲惫无奈的张从正便辞去了太医职务,来到今河南郾城辖区一带过起了隐居生活。
与医林同道关系甚疏的张从正,对待病人始终万分用心。无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凡是能找到张从正诊病的,他都用心诊治,而且治疗方法多样。自家的仆人生病后,张从正除了亲自为其调治之外,还在寒冬腊月为其寻找瓜果,去其内热。遇到因为过度思虑而不进饭食的病人,他采用精神疗法诱其大笑,最终病人恢复如常。
主雅客自多。归隐后的张从正在郾城开设讲坛,普及医学科普知识,传播自己的学术思想,受到当地百姓和学者的追捧。同为性情中人的学者麻知几、常仲明慕名而来,三人在“一张琴、一壶酒、一溪雪、五株柳”的悠然自得中,终日饮酒作诗,切磋医道,并成为莫逆之交。后来,在麻知几、常仲明的帮助下,年迈的张从正以“唯儒者能辨明之,而事亲者不可不知”为宗旨,系统阐述自己所坚守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完成了奠定“攻下派”理论和实践基础的经典之作《儒门事亲》,成为“攻下派”的一代宗师。
坚守是让人从谷底走向巅峰的希望。回望张从正的一生,他在坚守中,怀揣疗疾惠民的圣心,无欲无求,大胆探索在遏制疾病且布满荆棘的山路上,矢志不渝,赤诚前行,最终把历经冷雨冰雪获得的经验,托举成为中医史上学术流派的一个高峰,令人崇敬。自古以来,也正是在无数个像张从正这样医家的砥砺耕耘下,岐黄杏林的伟业才愈加葱茏。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