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干又名腐竹根、紫良姜。载《神农本草经》。系鸢尾科植物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L.)DC.的干燥根茎。春初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砂,干燥。
【炮制方法】1.射干《本草经集注》:“薄切。”《食疗本草》:“捣碎。”《圣济总录》:“锉细。”《医学纲目》:“洗浸。”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2.炒射干《温病条辨》:“烧。”《类证治裁》:“酒炒黑。”现行,取净射干片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黄褐色,取出放凉。
3.米泔水制射干《雷公炮炙论》:“凡使,先以米泔水浸一宿,漉出,然后用堇竹叶煮,从午至亥,漉出,日干用之。”《三因方》:“米泔浸。”《医宗必读》:“泔浸煮之。”《本草逢原》:“米泔浸煮熟炒。”现行,取射干片加米泔水浸泡片刻,取出,用文火炒干,微有焦斑,取出,放凉。
【饮片性状】射于呈类圆形或不规则薄片,边缘不整齐。表面黄色,颗粒状。周边黄褐色,棕褐色或黑褐色,皱缩。气微,味苦,微辛。炒射于形同射干片,表面黄褐色,偶见焦斑,有焦香气。米泔水制射干形同射干片,表面黄褐色,质脆。
【质量要求】射干按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18.0%。
【炮制作用】射干性味苦,寒。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祛痰利咽的功能。用于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如治上焦郁热,咽喉肿痛的射干汤(《世医得效方》)。炒黄或米泔水制,缓和药性,适用于小儿及体虚患者。如治小儿风痰吐沫,气喘咳嗽,肚腹膨胀,不思饮食的马脾风方(《本草汇言》)。
【炮制研究】射干米泔水制始载于南北朝刘宋时代《雷公炮炙论》。并沿用至今。同时梁代出现切制法,清代增加酒炒法、清炒法。目前,全国以切制后生用较为普遍。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