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兼挟他邪为患
痰饮为湿浊之邪,其致病常表现为病变部位的闷胀困重,麻木冷痛,寒甚热减,或肿块不红不热不痛,根脚散漫等阴证性质,故《金匮要略》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但痰之致病,常由其他病因诱发,或兼挟他邪为患。除痰瘀相关外,临床上尚有风痰、寒痰、湿痰、燥痰、热痰、火痰、气痰、食痰、酒痰等不同相兼病证。《医林绳墨·痰》指出:“因于风者,则中风头风,眩晕动摇;因于火者,则呕吐酸苦,嘈杂怔忡;因于寒者,则恶心吞酸,呕吐涎沫;因于湿者,则肢节重痛,不能转移;因于七情感动而致者,则劳瘵生虫,肌肤羸瘦;因于饮食内伤而得之者,则中气满闷,腹中不利,见食恶食,不食不饥。此皆痰之所致也。”
5.蒙蔽清窍,扰乱神明
痰饮致病,每易蒙蔽清窍,扰乱神明,出现一系列神志失常的病证。如痰湿上蒙清窍,可见头昏头重、眩晕、精神不振等症状;痰迷心窍,扰乱神明,可见心悸、神昏、痴呆、癫证等病症;痰郁化火,痰火扰心,可见心烦、失眠、神昏谵语,甚则发狂等病症;肝风挟痰上扰,则发痫病;心虚痰郁,则见惊悸不宁,多梦失眠等症。
6.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水湿痰饮皆由体内津液积聚而成,均有重浊黏滞之性,且作为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又会影响脏腑气机,加重水液代谢障碍,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因此,水湿痰饮致病均表现为病势缠绵,病程较长,难于速愈。如由痰饮所致的胸痹、眩晕、咳喘、癫痫、瘰疬、痰核、瘿瘤、流注、阴疽等病,多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治疗困难,尤其是一些顽痰伏饮,病程更长,故有“久病多痰”之说。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