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为少常用中药。如载于《滇南本草》。具有补虚益肾、祛风除湿、止血的功能。用于虚弱咳嗽、劳伤吐血、风湿关节痛、崩漏、白带、外伤出血等病症。
来源 鹿蹄草:又名鹿含草、破血丹。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Pyrola Calliantha H.Andres L或普通鹿蹄草Pyrola decorata H.Andres的全草。
产地与分布 1.鹿蹄草:产产安徽、浙江、贵州、陕西等省。此外,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省亦有分布。
2.普通鹿蹄草:主产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省。此外,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亦有分布。
鉴别要点 鹿蹄草和普通鹿蹄草两者相似。仅后者较前者粗壮挺直而长,叶柄粗而直,叶片较大、花葶略粗,具5~8朵小花或扁球形蒴果。两者同等入药。
名典鉴别 ①《滇南本草》:“性温平,味辛。治筋骨疼痛,痰炎之症。”②《植物名实图考》:“鹿衔草铺地生绿叶、紫背,面有白缕,略似蕺菜而微长,根亦紫。”
快速鉴别 1.鹿蹄草:全草长12~25cm或更长,全体无毛。茎很短,根状茎细长,近圆柱形,稍具棱条并有细纵皱纹,红棕色或紫棕色,微具光泽。基生叶数片,具长叶柄,略弯曲,叶柄扁平向中央凹入;叶薄革质,全缘或有疏锯齿,紫红色或棕绿色。偶可见花葶,总状花序顶生棕色花,蒴果扁球形棕褐色。气微,味淡微苦。
2.普通鹿蹄草:较上种粗壮,挺立而长,14~30cm,全体无毛、棕绿色或浅红棕色。叶柄较上种粗而直立,叶片较上种大,草质较厚,椭圆形或长卵圆形,先端钝尖具小突尖头,叶基广楔形而下延。花序较上种粗而硬挺,具5~8朵棕色花或扁球形蒴果。
尚有同属多种植物的全草,在少数地区当鹿衔草使用。如:短柱鹿蹄草Pyrola minor L.、长叶鹿蹄草P.eleantala H.Andres.、圆叶鹿蹄草P.rotundifolia L、肾叶鹿蹄草D.renifoIla Maxim等等。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