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本事》卷一
黑神丸--《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八
【处方】葫芦巴4两,石菖蒲4两,皂角(去皮弦)2钱。
【制法】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少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半。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八
黑神丸--《永类钤方》卷二十二
【处方】白蔹1斤,白及4两,当归4两,白芍、南星6两,川乌3两,骨碎补(制)8两,牛膝9两,百草霜半两,赤小豆1升。
【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伤劳损,踒折筋骨,风湿挛拳。
【用法用量】方中白芍用量原缺。
【注意】孕妇勿服。
【摘录】《永类钤方》卷二十二
黑神丸--《普济方》卷一一五
【处方】川芎4两,南星1两(裂),半夏2钱半(姜制),天麻半两(炮裂),防风4两,何首乌4两(米泔水浸1宿,去皮),甘松4两(洗净),白芷6两(大者),川乌半两(炮),华阴细辛2两(净),甘草2两,桔梗4两,桂半两(去皮),皂角绚2斤4两(烧灰存性),干姜1两(炮)。
【制法】上为细末,蜜打糯米粉子为剂,用棒锤约打一千余锤,匀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风疾,左瘫右痪,口眼㖞斜,不省人事,筋骨疼痛,手足战动;头疼暗风;肝肾冲攻,脾胃虚弱;小儿天吊风,倒地不醒;冷气冲攻,心腹疼痛;泻痢;疟疾;风牙;妇人血气风;小儿惊风;冲冒霜露,不伏水土,山岚瘴气。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不拘时候。如风疾,左瘫右痪,口眼㖞斜,不省人事,筋骨疼痛,手足战动,芝麻汁或葱汤送下;头疼暗风,茶清下;肝肾攻冲,脾胃虚弱,温酒下;小儿天吊风,倒地不醒,浓煎姜汤下;冷气攻冲,心腹疼痛,生姜汤下;泻痢,甘草汤下;疟疾,乌梅汤下;风牙,细嚼填牙窍内;妇人血气风,当归汤下;小儿惊风,加轻粉少许,薄荷汤下;冲冒霜露,不伏水土,山岚瘴气,当噙化。常服之效,进饮食。
【摘录】《普济方》卷一一五
黑神丸--《局方》卷一(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处方】牡丹皮4两,白芍药4两,川芎4两,麻黄(去根节)4两,赤芍药10两,甘草10两,荆芥6两,草乌(炮)6两,乌豆8两,何首乌(米泔浸,切,焙)12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糊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一切风疾,及瘫痪风,手足颤掉,浑身麻痹,肩背拘急,骨节疼痛;及妇人血风,头旋眼晕,精神困倦;流注;小儿惊风,伤风咳嗽,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茶、酒任下,不拘时候。妇人血风流注,用黑豆淋酒下;小儿惊风,煎金银汤下;伤风咳嗽,酒煎麻黄下;头痛,葱茶下。
【摘录】《局方》卷一(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黑神丸--《圣济总录》卷九十七
【处方】巴豆1两(麸炒,去皮心膜,出油),硫黄(研)1分,干姜(炮)半两,皂荚3挺(不蚛者,烧令烟尽,与硫黄同研)。
【制法】上捣干姜为细末,与3味同研令匀,用蒸饼去皮汤浸,搦干,纸裹煨透,和药捣匀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肠秘涩不通,风结。
【用法用量】每服3丸,加至4丸,空心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七
黑神丸--《传家秘宝》卷中
【处方】皂荚1斤(可长1寸,却于铛子内炒令烟尽黑色,后依次序下),杏仁1两(去尖),半夏1两,知母1两,贝母1两。
【制法】上炒令黑色,便入酥1两,搅令匀后,更入巴豆半两掺药上,不得搅动,便急器物盖,令不出烟,四面以湿纸固济其缝,候冷,更出于地上,以纸衬匀盖覆,出火毒1宿,捣罗,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消食化痰。主治肺痈。肺脏壅实,痰嗽秘滞。
【用法用量】方中半夏用量原缺,据《圣济总录》补。
【摘录】《传家秘宝》卷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