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汤--《伤寒论》
【别名】柴胡加桂汤、柴胡加桂枝汤、桂枝柴胡各半汤
【组成】桂枝(去皮)1两半,黄芩1两半,人参1两半,甘草1两(炙),半夏2合半(洗),芍药1两半,大枣6枚(擘),生姜1两半(切),柴胡4两。
【现代处方】桂枝(去皮)4.5克,黄芩4.5克,人参4.5克,甘草3克(炙),半夏7.5克,芍药4.5克,大枣6枚(擘),生姜4.5克,柴胡1.2克。
【主治】外感风寒,发热自汗,微恶寒,或寒热往来,鼻鸣干呕,头痛项强,胸胁痛满,脉弦或浮大。现用于感冒、癫痫、流行性出血热等。
【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3升,去滓,温服1升。
【药理作用】①抗癫痫及镇静作用《Planta medical》(1978; 3:294):对柴胡桂枝汤加芍药进行神经药理研究,结果表明,其2%的溶液对戊四氮所致日本蜗牛食管下神经节的D神经细胞放电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一放电效应与注射戊四氮和用其它方法引起哺乳动物大脑皮层细胞放电的类型极为相似,故作为抗癫痫药的筛选模型。《生药学杂志》(1978;4:273):实验表明,本方溶液能使蛙的离体坐骨神经纤维的复合活动电位消失,其强度约为0.5%的普鲁卡因之0.3倍,表明本方具有一定的局部麻醉作用。这种局麻作用也可能与本方抗癫痫效果有关。②抗溃疡作用及对肠平滑肌的影响《诊断与治疗》(1987;11:176):实验表明,本方能抑制半胱胺所致大鼠胃溃疡的形成,胃液检测发现本方可抑制胃酸分泌,尤其是能明显抑制胃蛋白酶的分泌,血清胃泌素测定表明本方还可抑制胃泌素分泌和防止半胱胺所致胰泌素的下降,可见本方抗胃溃疡的作用是从增强机体对胃溃疡形成的防御因子和对抗攻击两方面而获效的。《药学杂志》(1982;4:371):本方还具有显著的解痉作用,实验证明对于乙酰胆碱所致离体豚鼠回肠收缩,有显著的解痉作用,此作用与小柴胡汤类似而弱于大柴胡汤。③保肝作用《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4;2:121):本方组成药 柴胡、甘草、人参、黄芩、白芍和大枣均有保肝作用。对于D-半乳糖胺所致大鼠肝损害,本方有与大、小柴胡汤类似的保肝效果,能抑制SGPT的上升及肝透明变性。④抗炎作用《日本东洋医学会志)(1972;3: 28):本方对大鼠巴豆油性肉芽囊的渗出和棉球肉芽肿增生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以对前者为强;而大、小柴胡汤的抗炎作用则以对晚期炎症为强,本方抗炎作用的上述特点与其适用于治太阳少阳合病而有表证未去者,即多用于急性炎症性疾病相符。⑤毒性《药学杂志》(1980;6:602、607):本方毒性小,大鼠连续口服4周,对生长发育、肝、脾、肾上腺、胸腺的重量等均无显著影响,电镜观察肝脏之超微结构变化以及生化检测等均表明本方对肝脏蛋白含量、葡萄糖-6-磷酸酶、5-核苷酸酶、琥珀酸胞嘧啶还原酶以及NADH胞嘧啶还原酶等活性也均无影响。
【临床应用】①太阳少阳合病《辽宁中医杂志》(1981;10:39):某某某,女65岁。外感风邪,头痛发热,肢节酸痛,皮肤苍白,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食,口苦咽干,舌苔白,脉象浮数。经服柴胡桂枝汤,每日1剂,2天即愈。②腹痛《丛桂草堂医案》:王善余次子,年16岁,陡患腹痛呕吐,恶寒发热,痛甚则出汗,舌苔薄腻,脉缓滑。与柴胡桂枝汤去人参,加蔻仁、木香,1剂痛呕俱止,寒热亦退,接服1剂痊愈。③感冒引发胃痛《伤寒论方运用法》:患者男性,32岁。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已2年,每因感冒或饮食不节,胃痛即发。周前又发作,服药无效。胸骨下时觉疼痛,5天来每餐只能饮稀粥少许。询知其此次胃痛系感冒之后转剧,现仍微有寒热(37.5℃),头晕,口苦,肢倦,不思饮食,深呼吸时觉胸部不舒,微咳,时欲呕,大便3天未行,舌苔薄白,脉浮数。予柴胡桂枝汤5剂愈。④癫痫《中成药研究》(1982;12:20):用本方制成桂芍镇痛片,治疗36例不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