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丸--《太平圣惠方》卷六
【处方】槟榔30克,羌活30克, 郁李仁60克(汤浸,去皮、尖,微炒),木香30克, 川大黄30克(锉,微炒),牵牛子120克(捣罗取末30”60克),青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麻仁60克(锉,研如膏)。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捣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治大肠实热,秘涩不通,心烦闷乱。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用生姜汤送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
槟榔丸--《圣济总录》卷五十
【处方】槟榔(炮,锉)30克 ,大黄(锉,炒)60克 ,木香15克,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0克, 牵牛子60克(其中30克生捣为末,30克炒令熟,别捣为末)。
【制法】上五味,除牵牛子外,捣罗为宋,再入牵牛子末和匀,加炼蜜杵捣匀熟,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治大肠受热,秘涩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
槟榔丸--《普济方》卷三八六
【处方】黑牵牛90克,(炒)青木香、 青皮、防风 、槟榔各30克。
【制法】上药研末,面糊为丸,如芥子大。
【功能主治】主治小儿遍身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桑白皮汤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六
槟榔丸--《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处方】槟榔(煨,锉)3两,木香1两半,郁李仁(去皮,研细)1两半,柴胡(去苗)1两半,大黄(锉)1两半,枳壳(麸炒,去瓤)1两,桂(去粗皮)1两,诃黎勒(煨,去核)1两,干姜(炮)半两,草豆蔻(去皮)5枚。
【制法】上为末,入郁李仁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食症气。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温酒送下,日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槟榔丸--《圣惠》卷四十九
【处方】槟榔1两,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桔梗3分(去芦头),人参3分(去芦头),白术半两,桂心半两,柴胡2两(去苗),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芎䓖半两,草豆蔻1两(去皮)。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痃癖气发,即两胁急满,四肢烦闷,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槟榔丸--《鸡峰》卷二十
【处方】桂心、干姜、茯苓、槟榔、甘草、人参、细辛、诃子皮、白芍药、枳壳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忧膈、食膈、冷膈、气膈、热膈。或宿酒不消,或为霍乱,或心痛醋心,腹胁气胀,不食,或饮食伤饱。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温酒送下心,嚼破服亦可。
【摘录】《鸡峰》卷二十
槟榔丸--《普济方》卷三六一
【处方】麻逸槟榔、大腹子、红丹(香匙煅)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3岁以下如小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盘肠气(疒钓)。
【用法用量】每服10丸,萝卜煎汤送下3日,灯心汤送下3日,霹雳汤送下3日(汤用姜钱10片,水1盏,烧秤锤浸水,候沸止去锤,将此下药,号称霹雳汤)。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一
槟榔丸--《本事》卷三
【处方】槟榔3分,丁香1分(不见火),半夏1两(汤洗7次),细辛(去叶)半两,干姜(炮)半两,人参半两(去芦)。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下停饮冷痰,头目晕眩,睡卧口中多涎。
【用法用量】丁香半夏丸(《医学发明》卷一)。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槟榔气味苦辛温,入足太阴太阳,能消积下气;丁香气味辛热,入足阳明太阴;半夏气味辛温,入足阳明;细辛气味辛温,入足少阴;干姜气味辛温,入手足太阴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