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食疗本草》
【拼音名】Shǔ Jīnɡ
【别名】黍穰(《补缺肘后方》)。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黍的茎。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黍米条。
【性味】《纲目》:辛,热,有小毒。
【功能主治】
治小便不利,水肿,妊娠尿血。
①《补缺肘后方》:中苦瓠毒,煮(黍穰)令浓,饮汁数升。
②《食疗本草》:煮取汁浴之,去浮肿。又和小豆煮汁服之,下小便。
③《纲目》:丹黍根、茎煮汁服,利小便,止上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烧存性研末。外用:煎水浸浴。
【附方】
①治通身水肿:以黍茎煮汤浴之’(《纲目》)
②治妊娠尿血:黍穰烧灰,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③治时气热病豌豆疮:浓煮黍穰汁洗之。疮若黑者,捣蒜封之。
④治疮肿伤风、中水剧痛者:黍镶烧烟,熏令汗出。(②方以下出《千金方》)
【摘录】《*辞典》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