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芦笋中分离的芦笋皂甙(asparagoside)C和D 可抑制小鼠乳腺癌、胰癌和子宫颈癌的生长。芦笋提取物能抑制人宫颈癌JTC26细胞生长,对小鼠P388白血病细胞有细胞毒作用。从芦笋根中提取的多糖和皂甙及从芦笋茎中提取并合成的硫化合物[硫-(1,2-二羧基乙基)L-半脱氨酸],在体外,对腹水型肝癌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10.7%、82.6%和69.2%。腹腔注射芦笋多糖或皂甙能显着抑制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的增殖和S180的生长。
从国外引进经多代选育而得的优良品种黔园九号芦笋,其嫩茎原汁经真空冷冻浓缩,按每日723mg(鲜品)/kg灌胃,共15天,对小鼠可移植性肿瘤子宫颈癌U14、肝癌H22有2种谱,表明仅有微弱的抑癌作用,对实体型艾氏腹水癌抑癌作用不明显;对肉瘤S180没有抑制作用。对T739小鼠的移植性肺癌LA795无抑制作用。
1.2抗肿瘤作用机理:以含5%芦笋粉的饲料喂大鼠,对致癌物亚硝胺的中毒有明显保护作用,芦笋组大鼠体重明显大于对照组,实验期间大鼠死亡率为零,而对照组死亡率达30%;与对照组比较,芦笋组大鼠血清天各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较低,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较高,血浆丙二醛(MDA)水平较低,均有显着差异。表明芦笋具有明显的对抗亚硝胺中毒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则可能与其通过提高机体SOD水平,对抗自由基的损伤作用,也可能直接阻断亚硝胺在体内的合成。在体外,芦笋提取物可抑制S180的DNA和RNA的合成。荷瘤(S180)小鼠灌服芦笋尖提取液,可使血浆cGMP水平明显降低。这可能是其抑瘤作用的原因之一,一般认为,细胞内cGMP升高,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增殖,抑制分化。小鼠灌服芦笋口服液,对肠道致癌物二甲基胼(DMH)腹腔注射所致结肠隐窝上皮细胞出现微核和凋谢的细胞数降低有明显拮抗作用,且有量效关系,说明芦笋中存在着有效的抗癌成分。
TAC提取液能使人喉癌细胞(HEp-2)核糖体蛋白含量和葡萄糖-6-磷酸酶显着降低,说明TAC对Hep-2细胞核糖体有灭活作用。
TAC提取液及TAC和FAC的某些组分对S180腹水瘤细胞核糖体有显着灭活作用,而对正常小鼠肝核糖体作用不明显。提示TAC和FAC能使肿瘤细胞核糖体灭活,使细胞蛋白质合成受阻,从而使肿瘤生长受抑制。
2.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正常6星期小鼠喂饲芦笋尖和芦笋汁1个月,叶使胸腺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对脾脏重量无明显影响。小鼠口服芦笋原汁、芦笋多糖或甙类提取物,连续6天,均可提高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多糖和甙类提取物的作用强于原汁,甙类强于多糖。芦笋匀浆给小鼠灌胃或皮下注射亦有相似作用。小鼠灌服芦笋汁还能加强对血中碳粒的清除。低浓度芦笋原汁可促进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增值,与白介素2(1L-2)合用,提高1L-2效价2倍,C57小鼠、正常人、肿瘤患者反应相似,依次略减。老年人血清中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平均水平显着高于健康青壮年,每日早晚空腹服芦笋罐头固体物100g共4星期,血清CIC显着下降。
3.降血脂作用:小鼠每日喂饲芦笋和芦笋汁15天,可使高脂饲料引起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β-脂蛋白(β-LP)对高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芦笋皮对血清TG与β-LP的上升也有抑制作用,但对血清TC的升高无效。芦笋茎尖的降脂效果显着,尤其降低血清TC可达81.3%,β-LP下降65.1%,TG只下降17.7%。单喂芦笋汁可使TC降低46.9%,但对β-LP没有作用。先制备小鼠高脂血症模型,再给芦笋及芦笋汁治疗亦有明显降脂效果。老年高血脂患者每日早晚服芦笋罐头固体物100g,4星期后,血清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