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水绵见于《纲目》,李时珍认为即《别录》之陟厘。
1.按《新修本草》引《范东阳方》云:水中石上生,如毛,绿色者。2。《纲目》云:陟厘有水中石上生者,蒙茸如发;有水污无石而自生者。缠牵如丝绵之状,俗名水绵。以上所述陟厘之生态、性状,为当今水绵属 Spirogyra之多种水绵。《滇南本草》载有水青苔条,据范洪《滇南本草图说》附图所示,植物呈丝状飘浮,亦为水绵属植物。
【拼音名】Shuǐ Mián
【别名】石衣、水衣、水苔、石发、陟厘、侧梨、水青苔
【来源】
药材基源:为双星藻科植物光洁水绵、扭曲水绵和异形水绵等的藻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irogyra nitida(Dillw.)Link;Spirogyra intorta Jao;Spirogyra varians(Hassall)Kütz.
采收和储藏:春、夏间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1.光洁水绵 营养细胞阔70-84μm,长93-300μm。横壁平直;色素体3-5条,呈1-5圈螺旋;接合管由雌雄两配子囊形成,呈梯形接合。接合孢子囊圆柱形。接合孢子椭圆形,两端尖,长105-189μm,宽55-90μm,黄色。
2.扭曲水绵 营养细胞宽25-29μm,长60-183μm。横壁平直;色素体1条,呈2-8螺旋;藻丝常不规则弯曲或螺旋状扭曲;多梯形接合。接合孢子囊圆柱形,有时略胀大。接合孢子椭圆形,两端较尖,长41-68μm,宽22-23μm,成熟后褐色。春、夏两季常见。
3.异形水绵 营养细胞阔30-42μm,长30-135μm。横壁平直,色素体1条,呈1-9螺旋,梯形接合及侧面接合。接合孢子囊多数向接合管一侧显着膨大。阔达55μm,不育细胞多膨大,宽43μm,接合孢子椭圆形,长40-80μm,宽33-40μm,成熟后黄褐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水稻田、水池、水沟和藕塘中,夏、秋为盛。
2.生于稻田和灌溉水渠中。春、夏两季常见。
3.生于水沟、池塘、藕田及水渠中。四季均可生长。
资源分布:1.分布于西南及河北、宁夏、江苏、湖北、湖南、广东等地。
2.分布于湖北、四川等地。
3.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干品呈不规则片状,草绿至墨绿色,大小厚薄不一,表面可见细丝。质绵软,易碎裂,断裂处呈毛茸状。鲜品聚集成团状,黄绿色,有多数小气泡,藻丝可见,摸之有滑腻感。质柔软,易扯断。气腥,味咸。
【化学成份】异形水绵含五没食子酰葡萄糖(pentagalloylglucose),即3-O-双没食子酰-1,2,6-三没食子酰葡萄糖(3-O-digalloyl-1,2,6-trigalloylglucose)。
【药理作用】异形水绵甲醇提取物具 α-葡萄糖甙酶抑制剂活性,且为竞争性抑制作用,还有一定α-淀粉酶抑制活性。该提取物还有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草分枝杆菌、黄色微球菌、普通变形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抑制作用。1.5μl 该提取物加入2.7cm2 液态单层Vero 细胞中,显一定细胞毒活性。
【性味】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治丹毒;痈肿;漆疮;烫伤;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鲜品洗净,捣敷。
【注意】《本草衍义》:治渴疾,仍须禁食盐。
【附方】《新修本草》《药对》云:‘河中侧梨’。侧梨、陟厘,声相近也。王子年《拾遗记》云:‘张华撰《博物志》上晋武帝,嫌繁,命削之,赐华侧理纸万张。子年云:陟厘纸也。此纸以水苔为之,溪人语讹,谓之侧理也’……范东阳方云:‘水中石上生,如毛,绿色者。’石发之名以此。《尔雅》:藫,石衣。郭璞注云:水苔也,一名石发,江东食之。藫、苔一声之转。
【各家论述】1.《别录》:陟厘,生江南池泽。2.《本草经集注》:此即南人用作纸者,方家惟合断下药用之。3.《开宝本草》:此即石发也。色类似苔,而粗涩为异。且水苔性冷,陟厘甘温,明其涉厘与苔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