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拼音名】Má Huā
【别名】麻勃、乌麻花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大麻的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nabis sativa L.
采收和储藏:5-6月花期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l-3m。茎直立,表面有纵沟,密被短柔毛,皮层富纤维,基部木质化。掌状叶互生或下部对生,全裂,裂片3-11枚,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两端渐尖,边缘具粗锯齿,上面深绿色,有粗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毡毛;叶柄长4-15cm,被短绵毛;托叶小,离生,披针形。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为疏散的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雄花具花被片5,雄蕊5,花丝细长,花药大;雌花簇生于叶腋,绿黄色,每朵花外面有一卵形苞片,花被小膜质,雌蕊1;于房圆球形,花柱呈二歧。瘦果卵圆形,长4-5mm,质硬,灰褐色,有细网状纹,为宿存的黄褐色苞片所包裹。花期 5- 6月,果期 7一 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也有半野生。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
【化学成份】
二羟基大麻酚(cannabitriol)[1],大麻酚(cannabinol),大麻二酚(cannabidol)[2],芹菜素(apigenin),木犀草素(luteolin),牡荆素(vitexin),大波斯菊甙(cosmosiin)[3]。花粉含植物凝血素(lectin)[4]。
花的挥发油含长叶烯(longifolene),葎草烯环氧化物(hunu-lene epoxide)Ⅰ、Ⅱ,丁香烯醇(caryophyllenol),1,8(9)-间(艹孟)二烯-5-醇[1,8(9)-m-menthadien-5-ol][5],异丁香烯(isocaryophyl-lene),3,7(11)-芹子二烯,[3,7(11)selinadinene],4(14),7(11)-芹子二烯[4(14),7(11)-selinadiene],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樟烯(camphene),对聚伞花素(p-cyme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β-水芹烯,月桂烯(myrcene),α-松油烯(α-terpinene),柠檬烯(himomene),须式-罗勒烯(cis-coimene),反式-罗勒烯,异松油烯(terpinolene),反式-α-香柑油烯(α-bergamo-tene),β-葎草烯(β-humulene),β-金合欢烯(β-farnesene),α-芹子烯(α-selinene),β-芹子烯[6]。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大麻或称印度大麻(主要为雌花花穗及少量果实、小叶及细茎部分)对人的精神状态有特殊影响,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重要吸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可因剂量、给药途径及用药时的特殊环境而有不同,特别与个性有很大关系,吸食后或思潮起伏、精神激动、自觉欣快;或沉涸优郁、惊惶失措。较大剂量常多生幻觉。长期服用,则精神堕落,严重丧失工作能力。这些作用主要由其中所含的四氢大麻酚(简称Δ- THC)所引起,久用可产生耐受性,甚至可以耐受比致死量还大的剂量,停药时并不产生戒断现象。内服时需要较大的剂量才能产生与吸人时相同程度的作用,而且作用发生也较慢,可能是有效成分被消化液破坏,也可能通过肝脏时被破坏一部分所致。大麻吸毒在国外是严重的社会问。 Δ- THC对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足既有兴奋又有抑制,动物的自发活动受到抑制,但给予外界刺激则其反应却更为敏感,对于巴比妥类的睡眠时间有延长作用,但对苯丙胺引起的自发活动增加却也有协同作用。小鼠腹腔注射有明显抗伤害(止痛)作用(热板法)。
2.抗菌作用 欧产大麻有抗菌作用,其有效成分为酸性,带有酚性或羧基基团的非结晶物质,难溶于水而能溶于乙醚、石油醚等溶媒中。1∶150000时能抑制结核杆菌,而对革兰氏阴性的大肠一伤寒菌属、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无效。全血、血浆。血清可部分灭活此成分而降低其抗菌效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此成分在1∶100浓度时,可立即杀死之;1∶10000浓度时则需8小时。临床上可用于口腔、耳鼻喉、皮肤之消毒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