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药词典中药词典G正文

滚山虫

【出处】《云南中草药》

【拼音名】Gǔn Shān Chónɡ

【别名】滚山珠、地罗汉(《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球马陆科动物滚山球马陆的全虫。秋季捕捉,生用或焙干研粉。

【原形态】体呈扁长圆柱形,长2~3厘米,宽1~1.5厘米。体壁硬。体表背面棕黄或漆黑色,油亮。腹面灰褐色。头部有复眼和触角各一对,大颚一对。胸部背板共十二节,第一节为颈板,中间十节较窄,末节较大;胸部腹面2~4节,各有足一对,第五节以后每节有足二对。爬行缓慢,稍遇外物,即卷曲成球形,以隐蔽头、足。

【生境分布】多栖于山坡潮湿的枯枝腐叶下及山沟石下。分布云南。

【性味】《云南中草药》:味辛咸,性温。

【功能主治】

①《文山中草药》:舒筋活血,消肿散瘀。

②《云南中草药》:接骨止痛。

【用法用量】内服:干粉,0.5~1钱;或鲜品3~5个。外用:干粉调涂或鲜品捣敷。

【附方】

①治疮肿,风湿跌打:鲜滚山虫三至五个。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换药一至二次。

②治骨折:复位后,用小夹板固定。取滚山虫三至五个之干粉与糯米粉调合,油炸热后内服。

③治子宫脱垂,脱肛:滚山虫干粉适量。调香油涂患处。(选方出《文山中草药》)

【摘录】《*辞典》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滚山虫

下一篇:甘草节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