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药词典中药词典G正文

钩吻

量与中毒剂量相距甚近,故应用时需十分小心,严密观察,特别是呼吸的情况。局部可用于扩瞳,但刺激性大,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

【毒性】本品剧毒,根和叶(尤其是嫩叶)毒性最大。误服后极易引起中毒,甚或致死。中毒时主要表现:①神经肌肉症状:眩晕,言语含糊,肌肉弛缓无力,吞咽困难,呼吸肌周围神经麻痹,共济失调,昏迷等;②眼部症状:复视,视力减退,睑下垂,瞳孔散大等;③消化系症状:口腔、咽喉灼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腹胀等;④循环及呼吸系症状:早期心跳缓慢,以后加快,呼吸困难,呼吸麻痹,虚脱等。症状出现快慢,与服法有关。用根煎水或服新鲜嫩芽,症状多立即出现,服根者症状出现较慢,有2小时始出现者。解救方法:洗胃,催吐,导泻,输液及对症治疗。中药可用三黄汤(黄芩黄连黄柏甘草)灌服,蕹菜汁灌服或积雪草捣烂拌茶油灌服,金银花连叶捣烂榨汁拌黄糖灌服,细叶黄栀子茜草科)加茅根煎水灌服。民间经验,用新鲜羊血乘热灌服解救,临床证实,确有效果。

【性味】

辛苦,温,有毒。

①《本经》:辛,温。

②《吴普本草》:雷公:有毒。

③《别录》:有大毒。

④《岭南采药录》:苦,寒,有大毒。

⑤《广西药植图志》:辛微苦,有大毒。

【功能主治】

祛风,攻毒,消肿,止痛。治疥癞,湿疹,瘰疬,痈肿,疔疮,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神经痛。

①《本经》:主金疮,乳痓,中恶风,咳逆上气,水肿。

②《别录》:破癥积,脚膝痹痛,四肢拘挛,恶疮疥虫。

③《蜀本草》:主喉痹咽中塞、声变,咳逆气,温中。

④《生草药性备要》:祛风毒,洗螆癞。

⑤《本经逢原》:紫者破血积,青者破痰积。

⑥《岭南采药录》:不论根茎叶,以之煎水外洗,能散风热毒,洗疥癞及癣。凡花柳毒、下疳,以之煎浓汁,浸二、三次。

⑦《广西药植图志》:捣烂外敷治跌打瘀肿,外伤出血,梅毒恶疮,风痹;制膏敷贴消肿瘤

⑧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攻毒拔毒,杀虫,止痒,散瘀止痛。治皮肤湿疹,跌打损伤,闭合性骨折。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煎水洗或烟熏。

【注意】

本品有剧毒,只作外用,切忌内服。

【附方】

①治疥癞:断肠草、白芷青黛五倍子、枯矾、马前子、蛇退各二钱,梅片四分,松香、雄黄各一钱五分。共为细末,以蜡油熔化和药膏贴之。(《岭南草药志》)

②治瘰疬:断肠草根,红老木薯,二味酌量。共捣烂,用酸醋煎一小时取起,候冷敷患处,连敷三天。(《岭南草药志》)

③治痈疮肿毒:生断肠草四两,黄糖五钱。共捣敷患处。(《广西药植图志》)

④治痈疽:断肠草晒干研末后,混合凡士林,制成软膏敷患处。

⑤冶远年臁疮:鲜大茶药一斤,煎水洗患处,日洗数次,洗后将药叶一张贴疮口。

⑥治瘭疽:大茶药叶、石灰。二味捣烂,贴患指第三节,有脓即溃,无脓即消。(④方以下出《岭南草药志》)

⑦治风湿关节痛:干断肠草一两,防风二钱,独活一钱。共研粗末,用纸卷烧烟熏患处。(《广西药植图志》)

⑧治刀伤:断肠草捣烂,敷伤口。(《岭南草药志》)

【摘录】《*辞典》

|<< << < 1 2 > >> >>|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钩藤根

下一篇:甘草节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