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脂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 Bái Shí Zhī
【来源】矿物硅酸盐的白陶土(Kaolin),与赤石脂类同,惟色白或带淡红、淡黄色。成分在比例上稍与赤石脂相异。一般认为以色白细腻粘舌无泥土、砂石等杂质为佳。
【性味】甘、酸,平。
【功能主治】为涩肠止泻药。现一般外用做吸收剂。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白石脂 《*辞典》
【出处】《本经》
【拼音名】 Bái Shí Zhī
【别名】白符、随(《吴普本草》),白陶土、高岭土(《矿物药与丹药》)
【来源】为硅酸盐类矿物。
【化学成份】主要成分为水化硅酸铝,含氧化硅46.5%,氧化铝39.5%,水14.0%。但常含铁、镁、钙等杂质;分析1例如下:氧化硅42~46,氧化铝37~40,氧化铁0.5~0.9,氧化锑0~1,氧化钙0~0.7,氧化镁0~0.3,氧化钾0~0.5,氧化钠0~0.6%。
【性味】
甘酸,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吴普本草》:"歧伯、雷公:酸,无毒。李氏:小寒。扁鹊:辛。"
③《别录》:"味甘酸:平,无毒。"
④《日华子本草》::温,无毒。"
【归经】
①《纲目》:"手、足阳明。"
②《要药分剂》:"入肺、大肠二经。"
【功能主治】
涩肠,止血。治久泻,久痢,崩漏带下,遗精。
①《本经》:"主黄疸泄痢,肠辩脓血,阴蚀下血亦白,邪气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瘙。"
②《别录》:"养纹癯Γ构撬瑁?a href="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jichulilun/44-3-1.html#m0-0" target="_blank" title="书籍相关:五脏">五脏惊悸不足,心下烦,止腹痛,下水,小肠澼热溏便脓血,女子崩中漏下赤白沃。"
③《药性论》:"涩大肠。"
④《日华子本草》:"治泻痢,血崩带下,吐血衄血,并涩精淋沥,安心镇五脏,除烦疗惊悸,排脓治疮疖痔漏,养脾气,壮筋骨,补虚损。"
⑤《珍珠囊》:"固脱。"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
有湿热积滞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燕屎为之使。恶松脂。畏黄芩。"
②《药性论》:"恶马目毒公。"
④《日华子本草》:"畏黄芩、大黄、官桂。"
【附方】
①治小儿水痢,形羸不胜大汤药:白石脂半大两,研如粉,和白粥空肚与食。(《子母秘录》)
②治小儿泻清水不止:白石脂一分,白龙骨一分。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芥子大。每服三、四十丸至五十丸,紫苏木瓜汤下,日进三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百一选方》白龙丸)
③止便脓:白石脂,得厚朴并米汁饮。(《药对》)
④治冷痢,食不消化及有白脓,日夜无节度:白石脂、干姜各八分。上二味捣筛为末,以沸汤和少许面薄糊和药,并手捻作丸,如食法。(《外台》)
⑤治小儿脐中汁出不止,兼赤肿:白石脂细末,熬温扑脐中,日三。(《独行方》)
【摘录】《*辞典》
白石脂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出处】
出自1.《本经》。
2.《吴普本草》:白符生少室天娄山,或太山。
3.《别录》:白石脂,生泰山之阴。采无时。
4.《唐本草》:按白石脂今出慈州诸山,胜于余处者。太山左侧,不闻有之。
5.《本草图经》:白石脂,今惟潞州有焉,潞与慈相近,此亦应可用。古断下方多用,而今医家亦稀使。五色石脂,旧经同一条,并生南山之阳山谷中,主治并同,后人各分之,所出既殊,功用亦别,然今惟用赤白二种
【拼音名】 Bái Shí Zhī
【英文名】 Kaolinite
【别名】白符、随、白陶土、高岭土
【来源】
药材基源:为硅酸盐类矿物。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aolinite
【原形态】晶体结构属三斜晶系或单斜晶系。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