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同属植物欧暴马丁香的水或丙酮浸出物给发热之兔、猫口服或腹腔注射有退热作用。
【摘录】《*辞典》
暴马子 《中华本草》
【出处】出自《吉林中草药》
【拼音名】 Bào Mǎ Zǐ
【别名】白丁香、棒棒木、荷花丁香
【来源】
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暴马丁香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ringa reticulata (Bl.) Hara var·a-murensis(Rupr.)Pringle[S.amurensis Rupr.;S.reticulata(Bl.) Hara var.Mandshurica (Maxim.) Hara]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落叶小乔木,高4-10m。树皮紫灰褐色,具细裂纹。当年生枝绿色或略带紫晕,疏生皮孔。单叶对生;叶柄长1-2.5cm,无毛;叶片厚纸质,宽卵形、卵形至椭圆状卵形,或为长圆状披针形,长2.5-13cm,宽1-6cm,先端短尾尖至尾状渐尖或锐尖,基部常圆形。圆锥花序由1至多对着生于同一枝条上的侧芽抽生;花序轴具皮孔;花梗长0-2mm;花萼长1.5-2mm,萼齿钝、凸尖或截平;花冠白色,呈辐状,直径4-5mm,花冠管长约1.5mm,裂片卵形,长2-3mm,先端锐尖;花丝细长,雄蕊几乎为花冠裂片2倍长,花药黄色。蒴果长椭圆形,长1.5-2cm,先端常钝,或为锐尖、凸尖,光滑或具细小皮孔。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200m的山坡灌丛、林缘或针阔叶混交林中,也有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宁夏、甘肃等地。
【化学成份】
性状鉴别 本品呈浅槽状或板状,微凹,长短不一,厚2~7mm。外表面暗灰褐色,嫩皮平滑,有光泽,老皮粗糙,有龟裂纹;横向皮孔椭圆形,淡棕色,栓皮薄而韧,可横向剥离,脱落处显浅黄色至浅黄绿色,微带光泽。内表面淡黄色至淡黄褐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气微香,味苦。
显微鉴别 皮部横切面:木柱层厚薄不一,木栓细胞梭形、长纺锤形,镶嵌状排列,细胞壁栓化和微木化。皮层稍宽,占横切面的1/3~1/4,有石细胞群散在,石细胞不规则形或是分枝状,长可达225μm。韧皮部宽广,石细胞成群或成带状排列,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壁厚,有明显的层纹、孔沟和壁孔,胞腔小;韧皮射线宽1~2列细胞,有的薄壁细胞中可见油滴。
粉末特征:皮部粉末呈灰黄色。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大小不一,呈类圆形、长方形、梭形、分枝状等,直径60~255μ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