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医文化医德仁心正文

无恒德者,不可以为医

人们常说“医儒不分”,多半是指医者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而儒家思想核心是仁、义、礼、智、信,强调“先知儒理、方知医理”,这是“医乃仁术”的基础。这种思想在《大医精诚》中得到了系统论述,许多医家便以此为行医宗旨与医德之基,其高超医技与高尚医德为后世留下许多佳话。

唐代孙思邈:以命为贵开棺救人

黄帝内经》载:“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被后世称为药王的唐代名医孙思邈亦有“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的名言,他说到做到,“开棺救人”即是其一。

有一天,孙思邈在路上遇到有人出殡,注意到有血从棺材里流出,经询问“死者”系一女性,因难产而“死亡”,刚入殓不久,孙思邈根据血迹判断此人还有救,就让抬棺的人停下开棺检查。通过切脉,发现女子脉搏还有微弱跳动,孙思邈便在她身上选穴位扎针,女子慢慢睁开了眼睛,并诞下一男婴,这一下救了两条性命,大家因此敬他为神医。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如果不是以人命为贵,为医者是很难有勇气在众目睽睽之下开棺救人的。

元代葛可久:尊重同行拒要财物

元代有个两大名医联手治病的故事。浙江有一大户人家的小姐患痨瘵病(肺结核),病家出高价寻医诊治。经过名医朱丹溪的治疗,病情大有好转,但小姐面颊红晕斑点始终难消。朱丹溪坦陈自己无力为治,推荐了苏州名医葛可久,病家带着朱丹溪的信到苏州寻葛可久。葛可久见信后随病家来到浙江,见过小姐后,葛可久让其他人退出,只留下小姐母亲及奶妈,说要治小姐的病需要用针刺小姐两乳房的穴位。小姐尚未婚配,再加上这种手法从未听过,主人十分为难,但为了治小姐的病还是同意了。经过葛可久针疗,小姐脸颊上红晕斑点终于消失。主人厚礼相谢,葛可久将功劳推到朱丹溪身上,说是朱先生医术高超,已经将小姐的病基本治好了,自己只是扎了几针而已,病人痊愈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报答。

明朝范彬:急病所急,不分贵贱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一些急症或危急状况如不能及时救治,病人就会有死亡的危险,此时有德之医便以病为急,而不以它事为要。明朝有一位叫范彬的御医,在他身上就有一个“拒贵救民”的故事。一日有人紧急叩门,范彬感觉到又遇到了危重病人,一边做准备一边让家人开门。开门后,求助者说妻子因生孩子而“血崩如注”,请他前去救治。范彬正要随他出门时,对他有知遇之恩的陈英王也差人来请他,说宫里“贵人有发寒热者,召公看之。”范彬判断贵妃的病短时间内不至于死亡,没有太大危险,但那位女子流血过多病情危险,应先去那位妇人家诊治,然后才去宫中给贵妃治病。陈英王本想训斥范彬,但了解实情后不但没有训斥他,还夸他“汝真良医,既有善艺,又有仁心,以恤我赤子,诚符吾望也。”

清代王霈:拒官为医关铺求真

清代有许多知名的医家,陈见三即是其一,为了防止病人买到假药,他就开了一个药铺,货真价实,诚信不欺,来求诊的病人都在此取药,疗效更好。同代的山东名医王霈,经好友介绍认识了当时的内阁中书刘晓山。一次刘晓山夫人患病请王霈诊治,王霈判断是怀孕后乱吃补药所致,令其服解毒安胎之药,果然见效,后产下一男婴。刘晓山为表示感谢,有意让王霈做县令,王霈拒绝不下就做了鱼台县训导,为读书人做了不少实事。他为官清廉,告老还乡后入不敷出,便重操旧业,施医卖药,藉以糊口。但经办人对病家屡有讹诈,王霈发觉后怕坏名誉,就把药铺关闭,从此只看病不卖药。陈见三开药店,王霈关药铺,一开一关,尽显医家诚实本色,信义担当。

“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医者的换位思考和以人为本,是历代医家行医宗旨及职业操守,值得今人学习。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国医大师郭诚杰:心底无私天地宽

下一篇: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