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案
杨某某,男,34岁。1978年10月23日诊:患者持续性腹痛腹胀,阵发性加剧近2日,伴恶心呕吐,大便不通。查腹部膨隆,压痛拒按,可见肠型,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舌红苔黄而干,脉弦数。X线腹透显示肠内大量积气,并有阶梯状液平面。
诊断:(腑实内结型)肠结(肠梗阻)。
治法:通里攻下。
处方:生大黄15g,川朴15g,枳实15g,炒卜子15g,桔梗10g,桃仁10g,白芍30g,当归12g,元胡15g,旋覆花15g(包),水煎服,1日2剂。
服药1剂后,腹痛阵阵,腹胀频频,欲呕不呕,欲便难便,展转反侧,坐卧不宁。自述腹胀如鼓欲裂,难以自支。再进1剂,旋即大便数次,豁然而愈。
按:肠梗阻乃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通畅性遭到破坏,造成的一系列症状和病理政变,属于中医之“关格”“肠结”范畴。盖肠为“传化之府”,司饮食之传递、消化、转输等功能,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动而不静”“降而不升”“实而不能满”,总之是以通降下行为顺。若通降失调,则气血郁塞,热结寒滞,食积虫阻等均可导致肠道气血痞结、滞塞而发病,表现为痛、呕、胀、闭之症。因此,以通为用,乃是治疗肠梗阻的主要法则。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案
季某某,男。1980年3月26日诊:患者转移性右下腹痛近5日,时轻时重,继而发烧。刻下:体温39.7℃,急性病容,痛苦貌,腹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伴恶心欲呕。右下腹可触及5×5cm的大小包块,质地尚软,压痛反跳明显。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升高。
诊断:肠痈(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辨证:湿热内蕴,瘀血凝结。
治法:通腑泄热,行瘀散结。
方药:生大黄15g,牡丹皮12g,桃仁10g,冬瓜仁20g,鸡血藤30g,败酱草30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15g,川朴10g,当归10g,白芍10g,元胡15g,金银花24g,天花粉10g,水煎服。1日服药2剂,热轻痛减,改为每日1剂,5日后,诸症消失,包块日渐缩小。后经以上方为基础加减调治,痊愈出院。
按:肠痈是阑尾急性细菌性感染所致,俗称“盲肠炎”,属于中医肠痈范畴,是急腹症中常见病之一,若误诊、失治极易化脓形成兰尾周围脓肿。正如《金匮要略》所云:“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不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此一直为后世治疗肠痈所遵循应用,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赋予新的内容。
急性胆囊炎案
荣某某,女,36岁。1981年5月6日诊:患者自述右上腹及胁肋疼痛,呈持续绞痛,阵发性加剧,痛及左右肩部,伴恶心呕吐,口苦咽干,胸闷腹胀,寒热交作,便秘尿黄。查右上腹胆囊区明显压痛,深呼吸时有触痛,并可触到肿大的胆囊。舌红苔薄黄而腻,脉弦数。
诊断:结胸证(急性胆囊炎)。
辨证:肝胆气血郁滞、中焦湿热蕴结。
治法;理气解郁,清热利湿。
方药:柴胡10g,黄芩10g,半夏10g,枳壳10g,郁金10g,当归10g,白芍30g,元胡15g,大黄6g,茵陈 30g,金钱草30g,栀子10g,川楝子10g,甘草6g,生姜3片。水煎服,1剂症轻,2剂症消,3剂痊愈出院。
按:急性胆囊炎类似中医之结胸症。是由细菌感染和胆道梗阻所引起,临床发病女多于男。中医学认为胆系“中精之府”与肝相表里,藏精汁而不传化水谷和糟粕,以通降下行为顺。凡精神刺激,寒温欠适,饮食不节,过食油腻或虫积等,均可使人体机能失调而致肝胆系统神经、血管、肌肉和腺体机能紊乱,引起肝胆气血郁滞、湿热蕴结中焦、胆气不通而发病。故其治疗以理气解郁、清肝利胆为要。
胆道蛔虫案
褚某某,男,14岁。1984年12月7日诊。自述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半天,呈阵发性,钻顶样绞痛,辗转不安,呻吟哭闹不止,痛止则一切如常。查腹软,无肠型,X线腹透及B超检查未见异常。查大便常规蛔虫卵(++)。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诊断:蛔厥(胆道蛔虫症)。
辨证:中焦虚寒,蛔虫上扰。
治法:安蛔止痛。
方药:乌梅15g,川连6g,附子10g,桂枝10g,川椒10g,干姜10g,细辛3g,当归10g,白芍30g,元胡 15g,党参12g,川楝子10g。水煎服,1剂痛止,2剂痊愈,乃嘱其家常适时以驱蛔药驱虫,绝其病源。
按:本病乃是蛔虫钻入胆道内而引起的胆道阻塞和感染。此病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农村尤为常见。中医谓之“蛔厥”。《伤寒论》云:“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乌梅丸(或作汤剂)至今仍为临床治疗胆道蛔虫所常用,且每获良效。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