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医案心得正文

国医大师李佃贵从浊毒角度论治胆结石病

胆结石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反复发作,胆结石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医认为胆结石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法有多种方式,在胆结石发病的不同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治疗,并且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联合治疗,以提高疗效。李佃贵长于胆石症、慢性胆囊炎的治疗。李佃贵认为胆石症病程较长,病机错综复杂,很难以一方一法取效,必须谨守病机,治疗上顺应、恢复胆的生理特性,利胆排石,多法并用,方可取效。现将李佃贵治疗胆石症经验归为以下6法。

化浊解毒法

传统观点认为,胆石症属“胆胀”“胁痛”范畴。胆为“中精之腑”“中清之腑”,其所藏胆汁应为清纯、清净的精微物质,《外经微言》亦载:“胆司渗,凡十一藏之气得胆渗之,则生清化浊有奇功焉。”若胆之生清化浊之功用失常,精汁则化生为秽浊之胆汁,浊汁滞留胆腑日久,久经煎熬,尚可形成砂石,甚可酿生浊毒,形成积聚。李佃贵故从浊毒论治胆石症,化浊解毒之法多采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金钱草等清热解毒利湿之品,重在祛邪,邪去则正自复,胆汁归为清汁,胆腑之功用恢复正常。

攻坚散结法

胆病积久,气滞、血瘀、湿阻、热结,肝郁脾虚,正虚邪恋,胆汁凝结成石,变生胆石。这时须攻坚散结,缓缓消磨,祛邪兼以扶正。当遵《金匮要略大黄蛰虫丸之旨,缓中补虚。李佃贵喜用鳖甲、甲珠、五倍子鸡内金等攻坚散结。

柔肝健脾法

胆汁来源于肝,由肝之精气所化生,“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治病必求于本,若从根本上防治胆石形成,尚应治肝,肝为刚脏,柔肝成为治肝之常法。在柔肝的同时尚应健脾。《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临证指南医案》明示后人重视“治肝先实脾”之古训,并提出具体治则:“补脾之中必宜疏肝,肝气调达而不致郁而克土,疏肝即所以补脾也”,抓主要矛盾,治病求本:柔肝健脾方可取得较好疗效。李佃贵喜用当归芍药散柔肝健脾,方中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祛湿健脾,正合柔肝健脾治本之法。

疏肝利胆法

胆为六腑之一,六腑以通为用,与肝相表里。肝气郁结,胆气不降,则为浊厚的胆汁进一步凝结成石提供基础,疏肝利胆。李佃贵常根据肝郁之轻重缓急,把疏肝解郁分为两法:①疏肝法。适用于肝郁轻症。李佃贵喜用柴胡汤以调达肝郁。②利胆法。任应秋讲“肝气盛的,还得用泻法”即指此。所以李佃贵常在疏泄法的基础上加用茵陈郁金、金钱草等苦泄通降,疏利肝胆。柴胡能入少阳经而主半表半里,其气味芳香清轻升散,可疏肝解郁,顺应肝的条达之性,发泄郁遏之气,善解肝郁,对于肝郁气滞者尤为有效。李东垣云:“柴胡升也,能引中气升达于上。”柴胡性轻,具有升阳之行,可引中气升达于上。《本经》:“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珍珠囊》:“去往来寒热,胆痹,非柴胡梢子不能除。”

行气导滞法

胆为六腑之一,六腑以通为用,胆腑瘀滞,为浊厚的胆汁凝练为石提供环境,一胆结石形成则更加阻塞气机,胃腑与胆腑相连,影响胃肠的通降,胃肠气滞会导滞胆腑气机更加不畅,影响胆腑的疏泄,此时应行气导滞,通畅胆腑。李佃贵临床常用辛香理气之品,以畅达胆胃气机。其意有二:①宣畅气机。临床常用能升降诸气的三焦气分之药木香和能利三焦,解六郁的气病之总司香附。②通腑泄浊。临床常用能破气除痞导滞之枳实枳壳、大黄,以改善患者腹胀、纳呆之症状。如此三焦气治,气行则血行,湿化,气血调和,病易恢复。

安神利胆法

胆主决断,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做出决定的作用。胆主决断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如大惊卒恐等)的不良影响,维持和调节气血正常运行,确保脏腑之间关系协调,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胆气虚怯之人,优柔寡断,百虑不决,在受到不良精神刺激的影响时,则易于出现胆怯易惊、善恐、失眠、多梦等精神情志异常的病变。如患者畏惧胆结石造成精神困扰,还需安神利胆。

总之,因“浊毒内伏”是始动因子,所以化浊解毒为治因之法。如果患者已出现胆结石,则应以攻坚散结为主,化浊解毒和攻坚散结二法均应配合柔肝健脾法,助正气祛邪外出,邪去而正自安。化浊解毒、攻坚散结、柔肝健脾为基本大法,同时需根据患者体质,病程长短,病情轻重,分别有所侧重,应用疏肝利胆法、行气导滞法、安神利胆法。

咨询电话:010-87264942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鼻喷剂治疗鼻炎

下一篇:“金水六君煎”和“苓术二陈煎”的临床应用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