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医案心得正文

徐经世谈头痛的六经辨治

头痛是中医内科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通常是指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头痛的出现既有原发的单一病因,也有附属于许多急慢性疾病之中而发。在治疗上,有些头痛尤其是顽固性头痛在治疗上往往有些棘手。对此中医早有认识,并积累了很多成功诊疗经验,用于指导临床。

头痛辨治,倡辨六经

头痛的论述早见于《素问》“五脏生成篇”“平人气象论”“腑气法时论”和《灵枢》“经脉”等。后世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太阳、阳明、少阳等手足经脉皆上会于头,五脏精血、六腑清阳之气亦上荣于头,并将头痛分外淫、内伤诸多类型。徐经世认为头痛病因虽有外淫、内伤之别,但以六经定位识证当更为切体。如从病证结合考虑,对头痛可分急性和慢性两类,而范围涉及内、外、神经、官窍等各种疾病中,在内科常见有传染性和感染性发热疾病,并见于高血压、颅内疾病、神经症等病中,如此联系临证,才能做到心知其意,更可彰显仲景“六经”头痛之机,提高临床疗效。

临证处方,以效为准

做好临床,首先要明辨病机,诊治头痛也应如此。徐经世认为头痛病症,外淫多见风寒、风热;以六经辨之,见于太阳、少阳、阳明;内伤则多涉及太阴、厥阴,其中又有寒热、虚实、痰浊瘀阻、经络不仁等相互交错,痛状则时作时止,时轻时重,选方用药需左右筹谋,方可除此沉疴。

太阳头痛

按头痛辨以六经之理,外淫首犯太阳,有风寒、风热之别。风寒见症则恶寒、鼻塞、脉浮紧等;风热以头热胀痛,体表表现热重寒轻,脉象浮数。治疗上,风寒者予以疏风散寒,通络止痛;风热者则以疏风清热,利窍止痛。此两者治则虽然有异,但均以疏风为主,因风为百病之长,又善行于上,故头痛以风为重,用药当选风药,因风药走上,长于升散,故有头痛必用风药,唯风可到之说。

方选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或李东垣“清空膏”。此二方可治疗三阳头痛,如《医方集解》云:“此足三阳药也,羌活治太阳头痛,白芷治阳明头痛,川芎治少阳头痛,细辛治少阴头痛,防风为风药卒徒,皆能解表散寒,薄荷荆芥并能消散风热,清利头目,加甘草者,以缓中也,用茶调者,茶能上清头目也”。如症见鼻流清涕加苍耳子,巅顶痛加藁本,恶心加陈皮半夏,恶寒恶心者加生姜、苏叶,项背痛者加葛根。若因风热又当责之于肺,以六经乃为太阴,其为阴脏,位居于上,为五脏六腑之华盖,所以外淫之邪最易侵及,今风热头痛多系气血逆乱,遇阻清阳,症见咽痛、咳嗽、鼻流浊涕,方选桑菊饮加蔓荆子连翘芦根、甘桔汤等清凉之品而取效。意因肺主燥,燥生热,而取桑菊清凉之性宣透清燥,疏风除热;并以蔓荆子等药上清头目,通窍止痛,与菊花相伍,治风热头痛,取效更为卓著。同时方中以细茶为引,真是用方经验,如《金匮翼》云“细茶最能清上风热,久痛作引弥佳”。茶叶对温热、痰湿者,服之更为适宜,今可作养生保健之品,倡以为用。

以上3方是为外淫风寒、风热所设,按六经辨析主以太阳经证,但用药又连接少阳、阳明,故认为其含有截制外邪传入和三阳经同病同治之意。不过要看到方药加减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这可说是临床取效的关键。如川芎茶调散中用细辛,费伯雄在《医方论》中说到,本方为“轻扬解表,三阳并治之剂,兼用细辛,并能散寒,惟虚人宜去此一味。盖细辛善走,诚恐重门洞开,反引三阳之邪内犯少阴,此不可不虑也”。此说即告诉人们,在取方用药之时,既要注意加减,又要注重每味药的用量大小,如细辛有“不过钱”之说,因此表证用之,尤当慎之。

少阳头痛

对于少阳头痛,以经脉循行上抵头角,一旦受邪所侵而痛者,则为偏头痛,多见寒热往来、口苦目眩、舌苔薄黄、脉弦等症。少阳乃半表半里,邪据其位,正邪交争,故见往来寒热。少阳为胆与肝相为表里,又为转枢之经,如受病当宜和解,方用小柴胡加川芎,天麻等和解止痛之功。临床验证,小柴胡汤不仅和解少阳,且对外感寒热(今见肝胆疾病感染),病在卫表见有高热者,酌以加减即可起到应手之效。正如许宏在《金镜内台方议》中说:“且此七味之功能,至为感应,能解表里之邪,能退阳经之热,上通天庭,下彻地户。此非智谋之士,其孰能变化而通机乎”。

昔旨少阳病忌下,但徐经世认为少阳经头痛兼见阳明腑实证时,当以下法,和解和攻下可以并用,和中有下,下中有和,而非有不下之理。就腑实的原因而言,少阳为胆腑,易于热变,热而成郁,上乘于胃,燥热由生则成热结,以致腑气不通而成腑实。又因胆与肝相表里,主司疏泄,一旦失疏,也可导致大便不通,而成腑实兼证,其病因不同,施治用药须随机应变,不应固执守方,如在方中加龙胆草与柴胡相配,一升一降,气机调畅,腑气随通,乃治少阳头痛、便秘的有效用药,值得验证。

阳明头痛

阳明经居三阳之间,外邪直受少见,多由太阳之邪不解而传之。其病因多热,循经上攻前额,故痛位在额,而本经归属于胃,胃为燥腑,易生燥热,途循两路,上行则头痛,热漫全身,入腑则易生燥热结便秘,症见日晡潮热,腹痛拒按,这对阳明头痛经传入里的鉴别。病在阳明,方用白虎汤,入里便秘又当用大承气之类以清燥结,导热下行,则头痛得解。

阳明腑实,是病邪入里的特点,在用药上不得只顾攻下,应注意选用引经药物。按昔人经验,取用白芷较为切体,辛温利窍与苦寒攻下并用,既可引药上达阳明经所,又可防止承气苦寒伤胃之弊,真是双管齐下,收效快速。

三阴头痛

三阴头痛多见厥阴、太阴头痛,少阴头痛较少见。其中,太阴和厥阴头痛又分虚实。

太阴头痛多由本虚所致。因脾为生痰之源,一旦痰湿阻滞于中,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窍被阻,并发头痛昏重,或兼眩晕,或兼恶心、呕吐等胃气上逆之状,治宜化湿祛痰,和胃降逆,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方中半夏、天麻对头痛头眩有较强针对性,如《脾胃论》中说,“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白术与茯苓相合,尤能治生痰之本。若用本方加煨葛根、姜竹茹泽泻等,则更胜一筹。

若中气不足,清阳之气不能上达于巅,头痛绵绵而作,治宜益气补中,升清举陷,方用补中益气汤补之则愈。还可酌加蔓荆子、川芎以引诸药向上。本柴胡升少阳之气,升麻升阳明之气,“阳升则万物生,清升则浊阴降”。

再说厥阴头痛。根据肝体阴用阳,主司疏泄而善条达的生理特性,其病理变化多由实转虚,实有气郁不达,郁结化火;虚为阴虚内热,水不涵木。故头痛早期多见实象,治以疏肝解郁,方选逍遥散。若郁火重,肝胆同病,拟用龙胆泻肝汤。若阴虚火旺,治宜滋阴,方选杞菊地黄合知柏地黄,并根据阴虚之势,选朱丹溪的大补阴丸及二至丸,并将天麻钩藤饮寓于此中。

临床验案分析

少阳经头痛案

祝某,女,18岁。左侧偏头痛病史达10年之久,每呈阵发性发作,久药罔效,故来我院门诊求于中医治疗。视其形体偏瘦,月事始于13岁,后每潮至则腹痛,舌红苔薄黄,脉来弦数,按脉症考之乃肝经郁热,气血失调,经脉阻滞,逆扰胆经。按肝旺则血病之理,治宜养血调冲,解痉止痛。方仿三物逍遥加减为用。

处方:柴胡梗10克,杭白芍20克,炒山栀10克,川芎10克,明天麻15克,蔓荆子15克,熟女贞15克,石楠叶10克,延胡索15克,干生地18克,代赭石15克,粉甘草5克。10剂。若其他症无变,可守原方继续服用,待月事来时如无腹痛可停药观察。

后隔2月其父告知女儿头痛未起,经至正常,后经追访,未见复辙。

按:本案偏头痛属少阳,何以知之,因少阳循经多在头之两侧,并连及耳部。本案头痛病位在左,而就女子月事来说,13岁行经,过于早熟,潜有虚象,证属上实下虚,血热生风,冲任失调,故用养血调冲,解痉止痛,方仿三物逍遥加减。三物汤乃四物汤去当归,故名三物。为何不用当归,因其性偏于温润,用之有碍脾胃运化,影响食欲,加之当今内伤疾病大多以郁热为重,即使见有血虚之证需补血,取三物加以益气之品亦可达到养血之效。

柴胡入少阳;白芍、生地养血敛肝;山栀清三焦而泻肝火;川芎既理血中之气,又可引药直上而至病位,并具有解痉止痛作用,为女子调经要药;蔓荆子清头目以止痛;天麻、女贞、石楠为等治女子神经性偏头痛的有效之药;赭石以潜伏肝气,协同诸药,使升降平衡,共奏止痛之功。此真有一方治木郁而诸郁皆解之功。本案乃由厥阴肝经为病,转至少阳胆经而发头痛,以一方解之,可见辨证是取效的关键。

头痛、痛经并病案

某女,30岁,已婚。反复发作偏侧头痛合并痛经,病史已有10年之久,曾多次做现代医学相关影像检查,未见明显器质病变,迭用中西药物对症处理,往往只能短时缓解,间断发作仍较频繁。每发头痛甚则泛泛欲呕,心悸难平,夜寐多梦,且多与痛经同时出现,其经水色暗量少;痛作时晨起口干,饮水不解。诊其脉象弦数,左脉略沉,舌红苔薄。

处方:太子参15克,姜半夏12克,炒黄芩10克,川连5克,干姜3克,杭麦冬15克,吴茱萸9克,川芎12克,炒白芍30克,细辛6克,甘草5克,玳瑁壳10克。

按:头痛、痛经并病,在少女中是常见的一类内伤疾病。其头痛偏于一侧,以六经辨之,当属少阳,而痛经则有责于厥阴肝经,就此分析,以寒热来说,在上者乃为一派热象,在下由厥阴寒冷,经脉凝滞,不通则痛,证属肝胆同病。初以天麻钩藤饮合三物汤、独胜丸等方化裁为用,连进多剂,症状仍时轻时重,鉴于本病系属阴阳失衡,寒热交错,取方用药不得偏移。因为厥阴为阴尽阳生之藏,与少阳为表里,诚如《内经》曰:“厥阴之上,风气治之,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故厥阴之为病,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所列之症,乃为厥阴本病之提纲。由此可见,其病之进退,全在中见之化。视其素禀阳旺,邪从阳化,如何图治,应须改弦,上以降阳和阴,下暖厥阴,方取半夏泻心汤合吴茱萸汤加味投之。

本方连进多剂,间断服用后,头痛缓解,发作时间间隔延长,并能不药自减。近欲求嗣来诊,按其病证,拟用益母胜金丹加减,调理冲任,有望收功。未至数月受孕种子,可见药效在于变通。

以上所谈中医头痛病的辨治分三个方面,首先针对头痛的辨证,惯以外感、内伤之因来分析论证,但有感症候分类诸多,脱离实际,往往难于揣摩,把握不准,因此倡以六经,定位识证,易于掌握,故在文中追溯其理,以引思考。其次,针对六经所出现的头痛一证,指明循经取方用药,以提高临床疗效,发挥中医药优势。另以案例分析,更可真实地验证。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国医大师徐经世以中医六经辨治头痛,突破既往教材对头痛的辨证论治方法,但在临床中疗效卓著,且化繁为简,易于掌握,是对头痛诊治的有效补充和论述。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针罐灸佐治慢性肾小球肾炎

下一篇: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