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医必通药对于中医诊疗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质量的药物是疗效的保证,故有“药为医本”“药为医魂”之说。
过去的中医学徒,很多是先从学药入手,尔后学医。这种课程顺序的设置,对中医专业的学习具有一定合理性。医家在精研《本草》,熟谙药性的同时,还必须掌握识药、采药、辨药、制药、备药,对于生药标本、原装统货、切制饮片、修合丸散等都应熟悉掌握。诊疗时结合辨证论治,则能攻无不克,应手奏效。否则,“药之是非真伪,全然不问,医与药不相谋,方之不误,药之误多矣!”(《医学源流论》)。
徐灵胎早就察觉到医药问题的严重性,他以“谨慎真诚”为宗旨,落实《兰台轨范》的要求,创立自己的药房——兰台药局。实现医药一体,大大地提高了临床疗效,医患两利,而蜚声寰宇。自《中医药法》颁布以来,全国民营中医院、中医门诊部、个体中医诊所、社区中医诊室蓬勃发展,在这种新形势下,这个问题显得格外重要。中医工作者不仅要精通中药,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医药一条龙。个体开诊所的中医更要一手抓医,一手抓药,做到“医药相兼”,方可避免“病准方对,药不灵”的弊端,才不至于形成“老医识旧疾,朽药误新方”,医被药羁绊不前或中医临床毁于中药质量的危险局面。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