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临证指南医案》卷一 虚劳

《临证指南医案》卷一 虚劳

王(二二)此少壮精气未旺。致奇脉纲维失护。
内伤。医不分自上自下损伤。但以苦寒沉降。气泄汗淋。液耗夜。
    热。胃口得苦伤残。食物从此顿减。老劳缠绵。讵能易安。用建中法。 黄 建中汤去姜。
    又 照前方加五味子。
    又 平补足三阴法。
    人参 炒山药 熟地 五味 女贞子 炒黑杞子

    (二十)脉细属脏阴之损。平素畏寒怯冷。少年阳气未得充长。夏令暴泻。是时令湿热。未必遽然虚损若此。今谷减形瘦。步履顿加喘息。劳怯显然。当理脾肾。(下损及中)
    早服加减八味丸。晚服异功散。

    由阴损及乎阳。寒热互起。当调营卫。参 建中汤去姜糖。

    入夏发泄主令。由下损以及中焦。减谷形衰。阴伤及阳。畏冷至下。春季进河车羊肉温养固髓方法。积损难充。不禁时令之泄越耳。古人减食久虚。必须胃药。晚进参术膏。早用封固佐升阳法。长夏不复奈何。
    鹿茸(生研一两) 鹿角霜(一两) 熟地(二两) 生菟丝子(一两) 人参(一两)
    茯苓(一两) 韭子(二两) 补骨脂(胡桃蒸一两) 枸杞子(一两) 柏子霜(一两)
    蜜丸。早服四钱。参汤送。
    参术膏方 人参四两。另用泉水熬。九蒸于术四两。另用泉水熬。各熬膏成以炭火浓掩干灰。将药罐炖收至极老为度。每用膏二钱五分。开水化服。

    (二九)劳怯。形色夺。肌肉消。食减便滑。兼痰呛喉痛。知医理者。再无清咽凉肺滋阴矣。病患述心事操持病加。显然内损。关系脏真。冬寒藏阳。人身之阳。升腾失交。收藏失司。岂见病治病肤浅之见识。据说食进超时。必有痛泻。经言食至小肠变化。屈曲肠间有阻。常有诸矣。凡汤药气升。宜丸剂疏补。资生丸食后服。(脾肾兼虚)
    (晨服) 人参 坎 茯苓 黑壳建莲 五味 芡实 山药浆丸。

    发堕于少壮之年。能食不化。噫气。小溲淋浊。便粪渐细。少年脾肾损伤。宜暖下焦以醒中阳。济生丸三钱。开水送下。

    (十八)阴损于下。中焦运阳亦弱。见症少年损怯。先天不充。以后天维续。但食少难化。腻滞勿用。
    由阴损及阳。用双补丸。

    久劳。食减。便溏不爽。气短促。异功加五味子。

    (二四)脉如数。垂入尺泽。病起肝肾下损。廷及脾胃。昔秦越人云。自下焦损伤。过中焦则难治。
    知有形精血难复。急培无形之气为旨。食少便溏。与钱氏异功散。

    久嗽气浮。至于减食泄泻。显然元气损伤。若清降消痰。益损真气。大旨培脾胃以资运纳。
    暖肾脏以助冬藏。不失带病延年之算。异功散兼服。
    熟地炭 茯神 炒黑枸杞 五味 建莲肉 炒黑远志 山药粉丸。早上服。

    (三一)病损不复。八脉空虚。不时寒热。间或便溏。虽步履饮食如常。周身气机。尚未得雍和。倘调摄失慎。虑其反复。前丸药仍进。煎方宗脾肾双补法。
    人参(一钱) 茯苓(三钱) 广皮(一钱) 炒沙苑(一钱) 益智仁(煨研一钱) 炒菟丝饼(二钱)

    (二八)劳损。加以烦劳。肉消形脱。潮热不息。胃倒泄泻。冲气上攻。则呕。当此发泄主令。难望久延。(胃虚呕泻)
    人参 诃子赤石脂 蒸熟乌梅肉 新会皮 炒白粳米

    冲年久坐诵读。五志之阳多升。咽干内热。真阴未能自旺于本宫。诊脉寸口动数。怕有见红之虑。此甘

|<< << < 1 2 3 4 5 6 7 8 9 > >> >>|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分享到:

本页关键字:临证指南医案  虚劳  奇脉纲维  阴虚督损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临证指南医案》卷一 头风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专家请点击免费预约中医专家(轻松预约到专家)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网站导航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意见反馈 | 申请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声明 | 求医问药 | 中医家园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