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指南医案》卷一 虚劳
热。胃口得苦伤残。食物从此顿减。老劳缠绵。讵能易安。用建中法。 黄 建中汤去姜。
又 照前方加五味子。
又 平补足三阴法。
人参 炒山药 熟地 五味 女贞子 炒黑杞子
时(二十)脉细属脏阴之损。平素畏寒怯冷。少年阳气未得充长。夏令暴泻。是时令湿热。未必遽然虚损若此。今谷减形瘦。步履顿加喘息。劳怯显然。当理脾肾。(下损及中)
早服加减八味丸。晚服异功散。
某 由阴损及乎阳。寒热互起。当调营卫。参 建中汤去姜糖。
某 入夏发泄主令。由下损以及中焦。减谷形衰。阴伤及阳。畏冷至下。春季进河车羊肉温养固髓方法。积损难充。不禁时令之泄越耳。古人减食久虚。必须胃药。晚进参术膏。早用封固佐升阳法。长夏不复奈何。
鹿茸(生研一两) 鹿角霜(一两) 熟地(二两) 生菟丝子(一两) 人参(一两)
茯苓(一两) 韭子(二两) 补骨脂(胡桃蒸一两) 枸杞子(一两) 柏子霜(一两)
蜜丸。早服四钱。参汤送。
参术膏方 人参四两。另用泉水熬。九蒸于术四两。另用泉水熬。各熬膏成以炭火浓掩干灰。将药罐炖收至极老为度。每用膏二钱五分。开水化服。
李(二九)劳怯。形色夺。肌肉消。食减便滑。兼痰呛喉痛。知医理者。再无清咽凉肺滋阴矣。病患述心事操持病加。显然内损。关系脏真。冬寒藏阳。人身之阳。升腾失交。收藏失司。岂见病治病肤浅之见识。据说食进超时。必有痛泻。经言食至小肠变化。屈曲肠间有阻。常有诸矣。凡汤药气升。宜丸剂疏补。资生丸食后服。(脾肾兼虚)
(晨服) 人参 坎 茯苓 黑壳建莲 五味 芡实 山药浆丸。
杨 发堕于少壮之年。能食不化。噫气。小溲淋浊。便粪渐细。少年脾肾损伤。宜暖下焦以醒中阳。济生丸三钱。开水送下。
陈(十八)阴损于下。中焦运阳亦弱。见症少年损怯。先天不充。以后天维续。但食少难化。腻滞勿用。
由阴损及阳。用双补丸。
某 久劳。食减。便溏不爽。气短促。异功加五味子。
王(二四)脉如数。垂入尺泽。病起肝肾下损。廷及脾胃。昔秦越人云。自下焦损伤。过中焦则难治。
知有形精血难复。急培无形之气为旨。食少便溏。与钱氏异功散。
蔡 久嗽气浮。至于减食泄泻。显然元气损伤。若清降消痰。益损真气。大旨培脾胃以资运纳。
暖肾脏以助冬藏。不失带病延年之算。异功散兼服。
熟地炭 茯神 炒黑枸杞 五味 建莲肉 炒黑远志 山药粉丸。早上服。
叶(三一)病损不复。八脉空虚。不时寒热。间或便溏。虽步履饮食如常。周身气机。尚未得雍和。倘调摄失慎。虑其反复。前丸药仍进。煎方宗脾肾双补法。
人参(一钱) 茯苓(三钱) 广皮(一钱) 炒沙苑(一钱) 益智仁(煨研一钱) 炒菟丝饼(二钱)
华(二八)劳损。加以烦劳。肉消形脱。潮热不息。胃倒泄泻。冲气上攻。则呕。当此发泄主令。难望久延。(胃虚呕泻)
人参 诃子皮 赤石脂 蒸熟乌梅肉 新会皮 炒白粳米
吕 冲年久坐诵读。五志之阳多升。咽干内热。真阴未能自旺于本宫。诊脉寸口动数。怕有见红之虑。此甘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临证指南医案 虚劳 奇脉纲维 阴虚督损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临证指南医案》卷一 头风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专家请点击免费预约中医专家(轻松预约到专家)
精彩推荐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