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指南医案》卷一 虚劳
范(二一)父母弱症早丧。禀质不克充旺。年二十岁未娶。见病已是损怯。此寒热遇劳而发。即内经阳维脉衰。不司维续。护卫包举。下部无力。有形精血。不得充涵筋骨矣。且下元之损。必累八脉。此医药徒补无用。
鹿茸 杞子 归身 巴戟 沙苑 茯苓 舶茴香 羊肉胶丸
施 冲气贯胁上咽。形体日渐枯槁。此劳伤肝肾。而成损怯。由乎精气不生。厥气上逆耳。议以通阳摄阴。冀其渐引渐收。非见病治病之方法矣。(阴阳并虚)
苁蓉 熟地 五味 枸杞 柏子霜 茯苓 桑椹子 砂仁 青盐 羊肉胶丸。
王(三十)阳虚背寒肢冷。阴虚火升烦惊。宿病偏伤不复。总在虚损一门。镇摄之补宜商。
早用薛氏八味丸。晚归脾。去 木香。
某 肝肾损伤。八脉无气。未老衰惫大着。姑议通阳守阴一法。俟明眼裁之。
淡苁蓉 熟地炭 鹿角霜 五味子肉 柏子仁 茯苓
王(二九)摇精惊恐。肝肾脏阴大泄。阳不附和。阴中百脉之气。自足至巅。起自涌泉。以少阴之脉始此。欲使阴阳翕阖。譬诸招集溃散卒伍。所谓用药如用兵。
熟地 枸杞 当归 五味 远志 龟版 鹿鞭 羊肉
某 脉虚细。夜热晨寒。烦倦口渴。汗出。脏液已亏。当春气外泄。宗内经凡元气有伤。当与甘药之例。阴虚者用复脉汤。
炙甘草(七分) 人参(一钱) 阿胶(二钱) 火麻仁(一钱) 生地(二钱) 麦冬(一钱)桂枝(三分) 生白芍(一钱半)
某(二四)阴伤及阳。加以春夏大地阳气主泄。真无内聚。形神痿靡。大凡热必伤气。固气。正以迎夏至一阴来复。
人参 熟地 五味 炒山药 芡实 建莲
张(二四)脏阴久亏。八脉无力。是久损不复。况中脘微痛。脐中动气。决非滋腻凉药可服。仿大建中之制。温养元真。壮其奇脉。为通纳方法。
人参 生于术 炙草 茯苓 熟地 淡苁蓉 归身 白芍 真浔桂 枸杞 五味蜜丸。服四钱。
许(十九)善嗔食减无味。大便溏泻。三年久病。内伤何疑。但清内热。润肺理嗽。总是妨碍脾胃。思人身病损。必先阴阳致偏。是太阴脾脏日削。自然少阳胆木来侮。宗内经补脏通腑一法。 四君子加桑叶炒丹皮。
又 虚劳三年。形神大衰。食减无味。大便溏泻。寒起背肢。热从心炽。每咳必百脉动掣。间或胁肋攻触。种种见症。都是病深传遍。前议四君子汤。以养脾胃冲和。加入桑叶丹皮。和少阳木火。使土少侵。服已不应。想人身中二气致偏则病。今脉症乃损伤已极。草木焉得振顿。见病治病。谅无 益。益气少灵。理从营议。食少滑泄。非滋腻所宜。暂用景岳理阴煎法。参入镇逆固摄。若不胃苏知味。实难拟法。
又 人参 秋石 山药 茯苓 河车胶丸。
张 汗多亡阳。是医人不知劳倦受寒。病兼内伤。但以风寒外感发散致误。淹淹半年。乃病伤不复。能食者以气血兼补。
人参 白术 茯苓 沙苑 苁蓉 归身 枸杞
张(十九)阴伤成劳。因减食便溏寒热。姑从中治者。以脾为营。胃主卫也。异功加五味子。
吴(三六)虚损至食减。腹痛。便溏。中宫后天为急。不必泥乎痰嗽缕治。异功散去术加炒白芍煨益智仁。
杨(氏)背寒心热。胃弱少餐。经期仍至。此属上损。(上损及胃)
生地 茯神 炒麦冬 生扁豆 生甘草
仲 久嗽。神衰肉消。是因劳倦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临证指南医案 虚劳 奇脉纲维 阴虚督损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临证指南医案》卷一 头风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专家请点击免费预约中医专家(轻松预约到专家)
精彩推荐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