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医药事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国家制订了一系列大力扶植中医药事业和中医护理学发展的政策,推动中医护理的持续发展。十一五《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十二五《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和十三五《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分别指出了中医护理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从“以提高中医护理技术,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大力发展中医护理,提高中医护理水平,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到“大力开展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促进中医护理技术创新和学科建设,充分发挥中医护理在疾病治疗、慢病管理、养生保健、康复促进、健康养老等方面作用”,不断明确中医护理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促进中医护理临床、教学、科研全面发展。
建立中医护理理论体系
1958年,江苏科技出版社首先出版了《中医护理学》,填补了我国中医护理著作的空白。此后50年间,全国各地中医护理专家从中医理论、技能、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梳理与总结,相继出版了中医护理相关专业书籍,如全国统编教材《中医护理学》《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护理“三基”知识问答》以及《中医用药护理指南》《临床常见病辨证施护》《常见病症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等,逐步建立了中医护理理论基本框架。
完善中医护理行业规范
行业政策引导
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涵盖管理体系与职责、人员管理、临床护理实施、质量评价等四方面内容,首次从管理层面对中医护理提出要求,并明确指出医院应从行政管理上为中医护理特色发挥提供技术、设备、人力等保障。
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医护理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加强中医护理重点专科的内涵建设,积极推广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围绕临床,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以提高护理效果为核心,拓展应用领域,促进中医护理创新和学术进步。
建立行业规范
1984年原卫生部中医司组织中医护理专家编写了《中医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对中医护理临床实践的应用形成了基本的规范和要求。200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颁布第五版《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作为中医护理行业标准,为全国中医护理工作的规范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建设
参与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
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次将中医护理纳入“2013-2014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建设项目中,全国共有37家中医院申报,经过专家审核评议,18家单位确立为2013-2014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获批经费共计2700万元。
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重点护理专科培育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重点护理专科培育项目于2012年启动,56家中医医疗机构确立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单位,任命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杭州市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为协作组组长单位,2012-2014年相继成立优势病种协作组33个,吸收协作组成员单位168家。形成了以“协作组组长、优势病种组长、协作组成员单位”为结构的中医重点护理专科协作网,分批对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梳理及应用。2013年5月,首批《13个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颁布实施。此后,2014年3月、2015年9月相继颁布了第二批《20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第三批《19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截至目前,共52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在全国各级中医医院临床实施与优化。
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发展
“十二五”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积极扶持中医护理学重点专科建设,不断促进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2年,《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标准》要求:每个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项目不少于2项;2014年,《中医护理重点专科中期评估》要求:全院开展中医护理技术项目不低于20项,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项目≥6项,应用人次逐年上升。2015年12月,为进一步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国家局医政司颁布了《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同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组织全国部分护理专家配套编写了《18项中医护理技术评分标准》,于2016年6月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网站颁布。在对全国971医疗机构的调研显示,842家中医医疗机构中,196家开设了中医护理门诊,平均开展中医护理技术项目11项,为门诊患者提供中医护理服务。
中医护理人才培养
学历教育
20世纪60年代初,第一期中医护理培训班在南京举办;70年代初,我国开始了中医护(卫)校教育;198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中医护理系,开始招收中医护理专业的大专生。1999年广州中医药大学首次设立了中医护理本科学历教育。2003年南京中医药大学招收了首届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并于2009年在全国首次成为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博士点。2012年底全国共有24所高等中医院校设有中医护理学本科及硕士研究生教育,全国中医药高中职院校近60家。逐步形成了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中医护理教育体系,以及院校教育和在职继续教育等多种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护理骨干人才培养
为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培养高层次中医护理骨干人才,201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项目。通过18个全国中医护理培训基地,以游学的方式,从中医理论、中医护理技术、中医护理管理等方面进行培训,至2019年底已培训三批。
中医护理科研
近年来,中医护理领域的科学研究不断推进,中医护理论文数量逐年增多。截至2018年底,在万方数据平台以“中医护理”为检索词,共检索期刊论文75719篇、会议论文7467篇、学位论文809篇、专利496篇、科技成果468个。中医护理研究主要涉及辨证施护、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中风的康复护理、中医护理管理、中医外科护理及用药护理等方面。
201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对145家委员单位调查显示,年度出版专著达34部,发表论文169篇,承担课题(国家级、省部级课题)61项,获资助经费384.7万元,获奖成果33项。研究方向主要为中医临床护理、中医护理教育、中医社区护理、中医护理管理、中医护理理论、中医护理基础研究等。
中医护理学科建设
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中医护理学纳入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这为整体提升中医护理临床、教育、科研水平,推动中医护理学术进步、知识创新,促进中医护理事业持续发展搭建了更高的平台。截至2013年底18家单位被列入中医护理学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分别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北省中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
中医护理学术发展
200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成立,标志着中医护理学术交流平台从省市扩展到全国。护理分会自成立起,每年组织召开中医护理学术交流会,论文数量逐年增加,交流形式日益丰富。2018年数据显示,学术会议收录论文900余篇,参会护理人员达到700余人,交流形式涵盖专题报告、专题沙龙、中医特色展示、壁报及论文交流、案例分享、专家访谈、参观交流等。
2018年11月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师承继教部指导下,中医护理传承与发展创新共同体在广州正式成立,委员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共计1122名委员。借助中华中医药护理传承网站平台,相继开展中医经典学习、新入职护士培训、中医护理技术创新等工作,标志着中医护理向多元化发展稳步前进。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