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医文化中医漫话正文

浅谈国医与儒学的同源性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传统中医学被称为“国医”,明其与“国学”精神相通,华夏国学的主干就是儒学。古代“儒”的起源与“巫”有很大关系,“巫”在民间也扮演医者的角色,《公羊传·隐公四年》何休注“巫者,事鬼神祷解以治病请福者也”,最初儒士的服务范围也包括求雨、相礼、祭祀、治病、文书等。《国语·晋语·医和视平公疾》曰“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西汉贾谊曰:“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史记·日者列传》)。唐代孙思邈《千金方·诊候》谓“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在古人看来治国与治病是相通的,所以后来就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说。儒学传承了古代圣人之学,其“一以贯之”之“道”应用于包括宇宙论、伦理学与医学的所有领域。《论语·子路》篇孔子引南人之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恒”就是儒学与医学共同推崇的一种德性。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将治国与治病视同一理,认为二者都要遵循“中和”之道。《汉书·艺文志》曰“太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鹊、秦和,盖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司马迁《史记·扁鹊苍公列传》专门为医者立传,其中称赞淳于意“其人圣儒”,后世医者遂以“儒医”为荣。

国医不同于西医的要点就是“全息论”。“全息论”是一种有机整体论,也是一种整全的认识论,认为人体与宇宙时空相应,人体的每一部分中又可以看见全体。“全息论”从辩证的角度得出万物之间的“通”性,如五气、五官、五脏相通,甚至可以做到“头病医足”。在“全息论”的基础上,国医首重“元气”。形而上的、无形的“元气”既是国医之“道”,也是儒学之“道”。古人对脏腑、骨骼、肌肉等有形的部分已有相当全面的知识(参见马王堆“脏腑图”),但更重视无形的经络,因为经络是元气的通道,只存在于活体感知之中。

元气是宇宙间最精微的能量,其在人身则兼具肉体与精神两重属性。“元气论”从内因来看待疾病,认为只要元气充足,就能抵御外邪。《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古人善用情志养生,就是一种精神的卫养。孔子注重“气”[1]的调养,《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这就是一种能够转化身体实存状态的精神力量。儒家孟子既善养“浩然之气”,又注重“践形”。宋朝末年,《正气歌》的作者文天祥在极其恶劣的关押条件之下而能身体无恙[2];明代儒者王阳明被发配到贵州龙场,在虫蛇瘴气的肆虐中能够存活,靠的也是“良知”对生命元气之激发。“元气”是儒学与华夏医学文明的核心。蒙培元认为儒学的主体思维影响到了中医学:“中国医学强调主体的自我控制与整体把握,而不是对象分析。在养生学上则以养为主,以治为辅,以内为主,以外为辅,一切养生和诊治方法都是为了回到主体自身,调动内在的生命因素,靠机体自身的内在功能,以达到健康与长寿的目的。”[3]

《黄帝内经》认为情志失调是主要的病因。儒家的心性之学即包括对元气和情感的调养,《礼记·中庸》开篇曰“率性之谓道”,说明儒学之道顺从人的天性。《内经·灵枢·师传》曰:“夫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唯顺而已矣。顺者,非独阴阳脉论气之逆顺也,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二者在哲理上也是相通的。

古人认为“医易同源”,儒家经典《易》之太极、阴阳、中和等观念广泛应用于医学中。《黄帝内经》及后来的中医典籍都以阴阳为理论基础,其崇尚的最高价值都是“中和”。《礼记·中庸》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知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儒家的“中和”反对“过犹不及”,国医的“中和论”亦将病因归结于从内到外的阴阳失衡。儒家“中和”首重“时中”,国医理论也认为人身阴阳二气之间存在对立、消长、依存、转化的复杂关系,因此要在动态中保持平衡。《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而和之, 是谓圣度。”儒家之“中”的观念与五行之“土”与数字“五”相关,《内经》亦反复强调脾胃的重要性,以胃气为诊断疾病的关键。

儒家重视从事物的“隐微”预兆中“知几”,崇尚“闻而知之”[4]、“望而知之”[5]。立足于“元气”与“中和”的国医亦善于运用“望闻”来预防疾病,提倡治未病。基于《内经》的医学典籍《难经·第六十一难》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鹖冠子·世贤第十六》记载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因为“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传统西医是治疗医学,以实证为主,但是能够用仪器检查出来的疾病数量毕竟是有限的,而且发现得也晚。当今社会有很多没有被界定为疾病的亚健康状态让人们深受其害,比如体质不和、免疫力差、消化不良、精神焦虑等等。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精神卫生地图集》[6]显示,全世界10%的人存在精神卫生障碍,还有25%的人可能面临精神健康的困扰。到2030年,精神类疾病(如抑郁症)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健康问题之一。据统计,中国大多数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在心理治疗方面,文化隔膜使得西方的心理学路数很难在中国大行其道,东方哲学与医学在这方面将大有可为。

余英时先生认为中国古代医学运用了儒家“天人合一”的哲理[7]。当今的国医教育首先要明白“道”与“术”的关系,诸如“天人合一”、“元气”、“阴阳”无疑是本体论层面的形而上之道,而诸如五行、五色、五音、五官、五脏则是器物层面的应用。儒学认为道器之间要依靠“心”之灵明来把握,并没有固定的法则。汉代以后儒学在政治上成为了主流,但在哲学思维上有固化和衰落的趋势,比如将“天人感应”比附太过,反而流弊无穷。当今的国医教育一定要回归哲学定位,以“道”为主导。上世纪三十年代“中西医之争”中傅斯年、丁文江等人坚决反对中医[8],就是混淆了科学之应用与哲学之本体。如果不明确“天人合一”的本体论定位和“道器关系”,这种争论还会继续下去。

中医专家王永炎院士曾说中医是基于生命的医学,西医是基于疾病的医学。国医的整全性视角首先看到的是“人”,其次才是“病。”国医具备人文与自然科学双重属性,不可以简单还原为逻辑实证科学。国医不仅是一种技艺,而且承载着中国文化之“道”。楼宇烈先生说:“中医作为具体的艺,如果离开了整个的文化理念,就必然会沦为技艺性的东西。不能把中医降低到艺的层面,然后在艺的层面与西医比拼。应当从理念上去弘扬中医之道,运用中国整体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和阴阳五行的理论框架,去对比西医简单的对抗性的疗法。其实近年西方已经冲破了这种对抗性治疗的理念,提倡自然疗法、情绪疗法、直觉疗法,强调自身修复能力的提升。”[9] 我们期待国医文化发挥“道”的优势,提供不同的病理学视角,与技艺精湛的西医相结合,共同造福于人类未来。(白宗让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参考文献:

[1]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第六册),台北:联经事业,1980年。

[2] 楼宇烈“中国文化的道与艺——由艺臻道以道统艺”,《学术交流》,2014(10):5-9

[3] 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维》,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4] 余英时《古代思想脉络中的医学观念》,《中国文化史通释》,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

[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4 Mental Health Atlas. Geneva, Switzerland: WHO, 2015.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中药灵芝使用起源研究

下一篇:三春湿黄精 一食生毛羽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