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医文化中医漫话正文

学医费人有“庸医费人”和“明医费己”两种解释

“学医费人”是出自蜀地的谚语。北宋苏轼应张希元之请作《墨宝堂记》,其中提到:“余蜀人也,蜀之谚曰:‘学书者纸费,学医者人费。’”谚语本就有一定的流传度,再加上大文豪苏轼的传播,影响力就更大了。“学医费人”从字面解释,“费”人就是“害”人,意思就是医生的失治、误治会枉费一些人的性命和健康;从引申义来讲,“费”即“耗”,是说学医是一件很耗费医者的事。因此,学医费人有“庸医费人”和“明医费己”两种解释。

庸医费人

日本医家高森正因解读说:“医误药几十遭,然后困心焦虑,得以成良医之名。”客观地说,在初业医者甚至行医多年的名医身上都是不可避免的。医者按医术有三六九等之分,到了“费人”的程度,当属粗工、庸医。所谓“庸医杀人不用刀”。中医史上有一件庸医费人事件,就和苏轼有一定关系。

宋代元丰年间苏轼被贬黄州,时逢当地瘟疫流行。苏轼故人巢谷用所藏秘方救人无数。苏轼求方于巢氏,得方之后又传给了当时著名的医家庞安时。苏轼希望能借助庞氏的医名和著述将方子传播出去,惠及世人。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中收录了该方,并记述曰:“此方苏子瞻《尚书》所传。”苏轼在自己的著述中也将之公之于世,推而广之。

这首神秘的方子,叫“圣散子方”,由高良姜白术白芍等20余味中药组成。到了宋哲宗时,苏轼做了杭州太守,又恰逢疫病流行,圣散子方再建奇功,杭州民众“得此药全活者不可胜数”。苏东坡两次亲历圣散子的奇效,对此方推崇备至,在方后写道:“用圣散子者,一切不问,阴阳二感,或男子女人相易......连服取瘥......药性小热,而阳毒发狂之类,入口便觉清凉,此药殆不可以常理而诘也。若时疫流行,不问老少良贱,平旦辄煮一釜,各饮一盏,则时气不入。平居无事,空腹一服,则饮食快美,百疾不生,真济世之具,卫家之宝也。”

苏东坡以“一切不问”、“不可以常理而诘”、“不问老少良贱”来论方,其认识可谓粗浅,问题也随之而来。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记载:“宣和间(宋徽宗年间),此药(圣散子)盛行于京师,太学生信之尤笃,杀人无数,医顿废之。”在宋人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以及明代医家俞弁《续医说·第三卷·圣散子方》中,都提到了宋末辛未年时瘟疫流行,服圣散子被害者“不可胜数”的悲惨局面。此外,俞弁还清楚地记载了圣散子方在明代的一次应用:“弘治癸丑年,吴中疫疠大作,吴邑令孙磐,令医人修合圣散子遍施街衢,并以其方刊行,病者服之,十无一生。”

圣散子方,从“百不失一”“活人无数”到“十无一生”“杀人无数”不过几十年时间。有人将矛头指向了苏轼。苏轼对圣散子方的传承和推广是值得肯定的,但对圣散子方推崇过度,以“一切不问”的武断方式来传播,则是过犹不及。然而苏东坡毕竟不是中医,那些不求病因、不做辨证,以寒疫之方误施于温疫的“粗工”,才是“费人”的刽子手。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一书中将圣散子方放在了“卷第四·时行寒疫论·时行寒疫治法”条下,可见其对此方应用是有清醒地认识的。或许是出于对苏轼的尊重,庞氏直接把苏的序言一并载入,既没有纠正苏轼的错误,也未加入己论。这就导致那些被苏轼的盛名蒙了心智的粗工,将圣散子方变成了杀人的利器,何其悲哀!

此类事件,绝非孤案,尤其在疫病流行之时,死于粗工之手者并不鲜见。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自序》中写道:“癸丑岁,都下温疫大行,诸友强起瑭治之,大抵已成坏病,幸存活数十人,其死于世俗之手者,不可胜数。”庸医费人,有几种常见的类型。

其一,疫病类比较暴烈的疾患,药误犹如火上浇油,病势汹汹,最易害人。

其二,病势危重者,小误即能生变,从而贻误生机。王孟英《回春录·一、内科·暑温》载有一案:“王子与,病革,始延孟英视之,曰:阴虚之质,暑热胶锢,殆误投补药矣。乃叔少洪云:侄素孱弱,医投熟地等药十余剂耳。孟英曰:暑热证,必看邪到血分,始可议用生地,何初病即进熟地?岂仅知禀赋之虚,而未睹外来之疾耶?昔贤治暑,但申表散温补之戒,讵料今人于律外更犯滋腻之辜,而一误致此,略无悔悟,不啻如油入面,如漆投胶,将何法以挽回哉?越日果卒。”禀赋素虚,患温发热,粗工滋补误投,一误致命。

其三,就是峻猛、急暴之剂误用,往往势急难救。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卷上·方药》有“热药误人最烈论”一说:“大热大燥之药,则杀人为最烈。盖热性之药,往往有毒;又阳性急暴,一入脏腑,则血涌气升。若其人之阴气本虚,或当天时酷暑,或其人伤暑伤热,一投热剂,两火相争,目赤便闭,舌燥齿干,口渴心烦,肌裂神躁,种种恶候,一时俱发。医者及病家俱不察,或云更宜引火归元,或云此是阴证,当加重其热药,而佐以大补之品。其人七窍皆血,呼号宛转,状如服毒而死。”

其四,长时间滥用补药,变成败坏之证。中医养生、治病,有一个根本原则,就是“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曾几何时,病人、医者有好用温补者,害人不浅。《辨证录·序》里提到:“可骇者,不论其人之形气与天行之节候、致病之根源,而擅用桂、附、人参,以为能用贵药者为通方、为老手,而不知杀人于三指,而卒不自认其罪者,莫若此等庸医之甚也。余抚粤未及三载,而闻医之杀人者不可数计,殊悯粤人之甘心送命于庸医而不自知也。”这种错误多发生在富贵膏粱之家,病人喜服贵药、补药,而庸医也往往迎合,殊不知药不对症,参茸也是毒药!

其五,庸医藏拙,用药不求因、不辨证,用不痛不痒的稳当方药,日久病情迁延、深入,以至于不治。《市隐庐医学杂著·苦口婆心语》就指出了这样一种不良现象:“对病发药。然则,药之当中乎病也,明矣。夫病有寒热虚实,即药有温凉攻补,汗吐和下。苟中乎病,病自去矣。从未有不究病因,不问病状,而概以不着痛痒,无甚寒温之笼统十数药,一例投之,可望去病者。乃病家习闻其说,以为此稳当之方也。医者乐藏其拙,以售其欺,亦以此为稳当之方也。于是乎桑、丹、栀、豉等味,不待摇笔,而已毕集于腕下矣。不知此数味者,(病轻者可服,而亦可不服。)即不病者服之,亦无害也。倘病必以药愈者,而仅以此投之,迁延日久,使病益深,愈治愈坏,至不可起,谁执其咎!”

以上五种,为常见之误例。中医诊病有明“色脉”之精微,治病有“逆从”之道、“虚虚实实”之戒,处方用药有一定的法度和宜忌。临证之时皆当用心,才不至误诊误治。历史上有不少明医如李东垣、黄元御等皆因亲人或自身遭受“庸医费人”之害,痛定思痛之后习医而成为明医的。总之,医者操司命之责,切勿做费人之庸医!

明医费己

唐代孙思邈曾说道:“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学医绝不是读书、临证几年就能学成的。孙思邈自幼聪慧,奈何“幼遭风冷,屡造医门”,以至于倾尽家产。于是孙思邈在十八岁时志于学医,直至“白首之年,未尝释卷”,被后人尊称为“药王”。他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告诉我们如何能成为大医:“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于医道者矣。”

为“大医”,首先要在医术方面有所造诣。需钻研经典和历代名家经方,得其真要;同时还需要精熟《周易》等书。另外,一定要涉猎群书、广播见识,知仁义之道、古今之事、慈悲喜舍之德、自然之大道。至于五行休王之说以及七曜周旋的奥理,也须当探索。应了那句“才不近仙者不能为医”。

另外,欲为大医者,在道德、形神等方面也应有很高的追求。药王孙思邈还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论大医精诚”,从为医之心、为医之体、为医之法等方面诠释了如何做一个“精诚”的大医。

大医“习业”“精诚”之难如此,但这正是对于医者的激励。历史上名医代出,哪个不是殚精竭虑、积学有年、勤于诊务的呢?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出生于中医世家,在浓厚的医学氛围熏陶下,叶天士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是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自幼也是以习举子业为主。叶天士14岁时,父亲病逝,家庭的支柱不在了。对于年少的叶天士来说是不幸的,然而对于习举子业的叶天士来说,这恰是一个习医的转机,不管是基于家庭责任,还是心中所向,叶天士弃儒从医了。最开始他跟随一位姓朱的父亲的门人学医,很快叶天士的天分就显露出来了,他“闻言即解,见出师上”。他以“三人行,必有我师”为信条,读万卷书,又行万里路,遍访周边良医,如当时名家王子接、马元仪、周扬俊、张璐玉等。

据说,叶天士听闻某人善治某病,得时便虚心从师请益,据乾隆时人王友亮《叶天士小传》言:“叶年十二至十八,凡更十七师。闻某人善治某证,即往,执弟子礼甚恭,既得其术,辄弃去,故能集众美以成名。虽其聪慧过人,然学之心苦而力勤,亦非人所能几及矣。”

清代的吴炽昌《客窗闲话·金山寺医僧》中讲述过一则叶天士拜金山寺医僧的事迹,大意是:一举人入京考赶考,经过苏州时得了感冒,服叶天士一剂药治好了。同时,叶天士也从脉象上诊出了他患有消渴症(类似于糖尿病),并预言“舍舟登陆”后必发,且无药可救,寿命最多还有一个月,劝其回家料理后事。举子心中悲戚,但在同伴的怂恿之下,还是踏上了继续赶考之路。到了江苏镇江,机缘巧合来到金山寺,遇到一位医僧。举子求诊,医僧给出了和叶天士一样的诊断。但不同的是,他给出了治疗方法——渴即以梨代茶,饥则蒸梨作膳,并预计到了京城,食过百斤病也就好了。结果的确如此。受医僧所托,举子将此事转告了叶天士。叶天士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很是惭愧,于是摘牌停业,遣散门人弟子,并放下身段,隐姓更名,投于医僧门下学习医术。

一段时间后,叶天士感觉老僧人的医术好像和自己差不多,于是再诊治疾病的时候,便请求代为立方。医僧看完处方,夸赞他的医术与大名鼎鼎的叶天士不相上下。但是叶天士对自己并不满意,因为对于消渴病的诊治,深知自己的医术还是逊于僧人的,只是差距在哪还不知道。终于,在一例虫积腹痛的垂危病人身上,叶天士找到了自己与医僧差距:砒霜用“三分”与“一钱”的差别。这看似微小的差别,在效果上却是截然不同:一是病重药轻,虫暂困,再发作时必致无药可救;一是虫死除根,永绝后患。能诊断出虫病,能开得出砒霜,但却“不知虫之大小”,用药也是药不及病。医僧指点说:“谨慎太过”。《内经》有言“有故无殒,亦无殒”。谨慎太过,也会误人性命,必须精益求精,才能万无一失。叶天士心悦诚服,坦诚以真实身份相对。医僧被其所感动,将自己珍藏的一册经验秘籍赠与了叶天士。从此以后,叶天士的医术就更加高明了。

叶天士在80岁临终时告诫他的儿子:“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吾死,子孙慎无轻言医。”其语如棒喝,为医者不可不自警。

庸医“费人”,害人性命;明医“费己”,救人性命。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徐霞客的济世情怀

下一篇:《奇经八脉考》流传4种版本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