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医文化中医漫话正文

外来的中药西洋参

西洋参通常也叫美洲人参花旗参,是常用的一昧补益中药。说起它成为中药“百草园”中的一员,还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故事。

众所周知,人参是我国传统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补益药物,由于它在中国人日常的养生和疗疾中的中要性是如此突出,以致近代来华的西方人很快对这种带有秘色彩的植物充满了兴趣。虽然西方人没有因此栽培人参,但却直接导致他们对美洲人参属植物洋参的发现。

事情还得从18世纪初说起。1701年,有个叫杜德美的法国传教士来华。他根据中国许多药学书籍对人参功效的记载和自己的亲身体验,发觉这确实是一种提高身体机能非常有效的药。另外,他发觉把人参叶子当茶泡杆喝的味过也很好。于是在1708年的时候,他利用受命绘制地图去东北进行地理测量的机会,调查了我国名贵药材人参的产地。他于1711年4月12日给印度和中国传教会的会长写了一封详细介绍人参的信。在信中他提到,在1709年7月的时候,他到了一个距,高丽(朝鲜)很近的村子里见到当地人采集的人参。他从中拿出一枝人参,依原来的大小尽可能地画下了它的形状,并把图同时寄给了收信人。还附上人参产地、形状、生长状况及如何采集的详细说明。他还指出;人参产地“大致可以说它位于北纬39°~47°之间,东经10°~20°(以北京于午线为基准)之间……这一切使我认为,若世界上还有某个国家生长此种植物,这个国家恐怕是加拿大。因为据在那里生活过的人们所述,那里的森林、山脉与此地的颇为相似。”他还绘了一幅人参图。并将这幅图和它的说明寄给了收信人。应该说这个传教士是非常有见地的,根据我国生物学家的调查,野生人参的自然分布应该在北纬40°~48°之间。这说明杜德美的表述是非常可靠的。

在他的启发下,不久另一法国传教士拉菲托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很快在加拿大找到了西洋参。后来发现这种植物在北美洲五大湖区一带非常之多,其自然分布区在北纬30°~48°之间。但当时这种柏物被送回法国的时候,人们并不认为它有什么营养作用。头脑灵活的法国商人马上想到用美洲人参的名义运到广州,向我国出口。至此在1750年,法国人已将数量不小的加拿大产的西洋参运来向我国出口。这种药物很快为我国民众接受。乾隆年间的医生吴仪洛在他1757年刊行的《本草从新》一书中,已经对西洋参的药性、气味、功能、形态和产地进行了记述。

由于从18世纪开始我国一直花费大量的外汇进口西洋参,因此有人考虑引种这种药用植物。1975年,我国从美洲引种,并大面积栽培成功。目前在东北、西北和华北等地都有较大面积的栽培。虽然我国西洋参栽培有一定的规模,年产也在10万千克以上,但仅占国内需求量的10%多一点,每年仍然还要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大量的西洋参。

西洋参,又名洋参、花旗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根,主产于美国、法、加拿大,我国亦有栽培。中医认为,西洋参性苦、微甘而寒,入心、肺、肾经,有补肺降火,养胃生津之功。《本草从新》言其:“补肺降火,上津液,除烦倦,虚而有火者相宜。”《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其:“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者,皆可以此代之。”药理研究表明,洋参主要成分为人参甙类,又含挥发油、树脂等,有镇静大脑作用,对生命中枢有中度的兴奋作用。

人参、洋参均有补气生津之效,但人参甘而微温,为大补元气之峻品;西洋参昧苦性寒,兼有清热之功,故气脱证及肺脾气虚者宜用人参,而脾胃气阴两伤有热者以用洋参为宜。秋季气候干燥,易损津伤肺,耗伤阴液,而老年人口渴阈值下降,体内阴液不足,易致阴虚火旺,故老年人秋日进补以洋参为宜。家庭进补可选用下列几种方法:

●含化法:将无皮西洋参放在饭锅内蒸一下,使其软化,然后用刀将其切为薄片备用,每次口含1片,每天用景2~4克。

●冲粉法:将本品研为细粉状,每次5克,用纱布或滤纸包好,放入沸水中冲泡后代茶饮服。

●炖服法:将原皮西洋参切片,每天2~5克放入瓷碗内,加适量水没泡3~5小时,再将碗密封,放人锅中蒸20~30分钟,早饭前半小时服用。

●蒸法:将本品研成细粉状,每次用1个鸡蛋拌入本品5克,蒸熟后服食。

●将烦皮西洋参切成薄片,做菜汤时每次放人5克共煮,汤、药同食,每日1次。

●煮粥法:取大米50克,煮为稀粥,待熟后加人西洋参粉5克,再煮两沸即成,每日1次,作早餐服食。

●泡酒法:取本品30克,加米酒500克浸泡7日后饮服,每日2次,每次空腹饮20~50毫升。酒尽再续,至味尽后取参咀嚼服食。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上一篇:野马追的来历

下一篇:骨碎补的来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