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医文化中医漫话正文

漫话薤白

薤白百合科植物小根蒜的鳞茎,可食用。它是中华民族认识和使用较早的一味中草药。远在汉朝医圣张仲景就创瓜萎薤白汤,以治胸痹,因疗效显著直到今天还在使用。

到了唐时,人们有用酥炒薤白投酒中饮用的作法。诗人白居易因而留下“酥暖薤白酒”的诗句。

唐朝的另一个大诗人杜甫为薤白作诗。诗是这样写的:“束比青刍色,圆齐玉箸头。衰年关膈冷,味暖并无忧。”

诗的前两句是对薤白的描述,说它的茎叶翠绿象青草的颜色,鳞茎似无暇的白玉做成的筷头,非常好看。在“安史之乱”中诗人颠沛流离,饱受战乱之苦,贫病交加,自然是“衰年关膈冷”了。但是,当他饮下薤白以后,“关膈”的不舒迅速得以缓解,心情不觉好起来,一切忧愁消散得无影无踪,油然产生了“味暖并无忧”的欣喜之情。

这首诗记录了诗人一个短暂的生活画面,也说明我们的先人们利用中医中药祛病强身取得很好的效果。

今天的我们对薤白的认识较之古人是深刻得多了。人们已分析出它所含的成分,对它的药理也有进一步的认识,知道它的“提取物有显著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当然还有其它的一些作用,这都为古人的正确使用做出合理的解释。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上一篇:经—气血运行的路径

下一篇:仙茅古称婆罗门参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