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保健中医养生脏腑养生养心正文

心为君主之官,“君王”在,则“天下”安康

心居于胸腔左侧、隔膜之上,是“君主之官”,它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生理意义上的器官,另一种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这种理解是西医的说法。中医意义上的心不是一个简单生理意义上的心,它的意义很广,比如“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等,可以看出中医的心除了一个独立的实际器官之外,还包括人的精神、感觉等。

心位于胸中,膈膜之上,有心包裹护于外。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配合其他所有脏腑功能活动,起着主宰生命的作用。故《素问·灵兰秘典论》称之为“君主之官”。按照中医的理论,心的生理功能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主血脉,二是主神明。

心在五行之中属火,《素问·六节藏象论》称其为“阳中之太阳”。也就是说,心相当于一团旺盛的火焰,日复一日燃烧着,为支撑人类的身体而辛勤工作,它为什么拥有这样旺盛的能量?这能量又来自哪儿?

这就是阳气的作用,为气之推动和温煦功能。由于火为阳,主气、主生、主动。在人体中心和血脉相连,正是由于心阳不停地蒸腾升发,心气不断搏动输出.血液才能得到流通,运行在全身各处,营养脏腑经络、四肢百骸'、肌肉皮毛。若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循环和人的生命活动就会终止,因此中医称“气为血之帅”,就是心气统领血液之意。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源泉,心只有拥有充沛的阳气,才可以维持人的生命。

心属火,忌阴寒

心属火,最怕阴寒之邪,耗伤阳气,导致真阳被阻、宗气受遏。不管是汉代大医学家张仲景《伤寒论>里面提到的“胸痹”证,还是现代医学巾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从中医的角度上说,这些都和心阳不振、心气不足有关。

心血足,神明安

心主血脉是为何意呢?心为五脏之主,是全身血脉的总枢纽,如同发动机之于汽车。全身的血液都是在血脉中运行的,这依赖于心脏的搏动。如果按一个人心脏平均每分钟跳70次、寿命70岁计算的话,一个人的一生中,心脏就要跳动近26亿次。一旦心脏停止跳动,那就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终止了。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它推动血液在脉中按一定方向流动,从而使血液输送到全身,供给身体的需要,维持各个脏腑的正常生理活动。

在看中医的时候,人们常会听医生说到心血不足,这是什么意思呢?中医学把心脏的搏动、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和物质,称之为心气。另外,心与血脉相连,心脏所主之血,称为心血。故而《黄帝内经》有日:“心主血脉,竹“脉者,血之府也,” “诸血者皆属于心。”

心主血,血行脉中,心与脉密切相连,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这种功能是由心气的作用来实现的。

心气的盛衰,可以从血脉的改变反映出来,因而《黄帝内经》说:“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若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脉搏和缓有力。若心气不足,心血亏少,则脉细弱或节律不整。若心血瘀阻则脉涩不畅或结代等。所以,心血旺盛,血液才能在血脉中正常运动,否则会导致人体发病。血液循环的能力就会下降,比如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

一般来说,心血不足者会表现出心悸、怔忡、烦躁、失眠、多梦、健忘、易惊、面色苍白无华等症状,这其中除了面色苍白无华外,几乎都属于血不养神、神明受扰、神明不安的症状。《景岳全书》中有记载:“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因此,中医所用的安身药物中有很大一部分的主要功效就是宁心养血,这些也都从另外一个侧面证明了只有心血旺盛,神明才能得到安宁。

心主神明

在中医学理论中,神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神是指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的神是指心所主的神志,即精神、思维、意识。在中医学的藏象学说中,将人的意识活动、精神活动以及思维主要归属于心的生理功能。

在《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有这样一句话:“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还有在《素问·邪客》中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这些都说明人的精神活动主要由心来控制。如果心脏的功能不正常出现了问题,人们就会意识模糊、思考问题不清晰、精神萎靡等症状。

除此之外,心还有一些附属功能,包括: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以及在窍为舌。“在志为喜”简单的理解就是,人遇到喜事,精神愉悦,有利于心脏的健康,但是也要把握一个度,不然也会乐极生悲。

《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意思是说,心里如果不正常,那人体所有的脏腑都可能陷入混乱危险之中。只要心脏不出问题,其他的脏腑一般也会安守本分,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些“神”也就不会出什么问题。

心在志为喜

藏象学说认为,外界信息会引起人的情志变化,为五脏生理功能所化生,因此将喜、怒、忧、思、恐称作“五志”,分属于五脏。心在志为喜,指心的生理功能和精神情志的“喜”有关。喜,是一种对外界信息的反应,属良性刺激,有益于心主血脉等生理功能。从心主神志的生理状况进行分析,有太过和不及的变化。通常而言,心主神志功能亢盛,人就会喜笑不止;心主神志功能不及,人则易悲。但是心为神明之主,不但喜能伤心,五志过极,都会损伤心神。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脉指的是血脉。心合脉,指的是全身血脉都属于新。心气之强弱、心血之盛衰都能通过脉象反映出来。心合脉是切脉的理论根据之一。从中医的角度上说,内在脏腑的精气盛衰、功能强弱能显露于体表组织器官上,即荣华外露。五脏各有其华。心,其华在面,说的是心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和气血之盛衰能显露在面部色泽变化上,因此望面色经常作为推论心脏气血盛衰的指标。如果心的气血旺盛,那么面色就会红润有光泽;如果心脏发生病变,气血受损,就会在面部有所表现。比如,心的气血不足,面色就会发白、晦滞;心血瘀阻,则面部青紫;若血分有热,则面色红赤;心血暴脱,面色就会苍白或枯槁无华。

心在窍为舌

“窍”原意为空洞,即孔窍,中医学理论中用其说明脏腑和体表官窍间的内在联系,也属于中医学整体观念的一部分。窍主要指头面五个器官——鼻、眼、口、舌、耳,包括七个孔窍,习惯上称之为七窍。此外,前阴和后阴也被称作窍,所以又有九窍之说。五脏六腑居于体内,官窍居于头面和体表,不过脏腑和官窍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这种联系不但表现在生理方面,在病理方面同样相互影响。

心开窍于舌,指的是舌为心之外候,舌主司味觉,能表达语言。心功能正常,则舌质柔软,语言清晰,味觉灵敏;如果心发生病变,就会从舌上反映出来,所以临床上通过观察舌的形态、色泽变化推论心的病理变化。

咨询电话:010-87264942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惊喜过度易“伤心”,调养情绪以“养心”

下一篇: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