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护阳过寒冬
宋代养生家陈直认为,有些老人虽已高龄,却面色红润,思辨清晰,举步轻捷,这种情况不是真阳血海气壮,而是缘于“虚阳”。“得虚阳气盛,充于肌肤。”“常得虚阳气存,自然饮食得进,此天假其寿也。”如果缺少虚阳之气,就要酌进汤剂,调停膳粥,常加温补。陈直在中医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虚阳”的概念。
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阳气是受于父母的先天之气和后天的呼吸之气及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之气结合而成的,它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的作用。阳气虚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导致身体御寒能力下降。中医阴阳学说中,阳常居于主导方面,《黄帝内经》说,“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失其阳气,则折寿不彰。药王孙思邈认为:“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至。”意思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阳气会逐渐亏耗,但阳残不尽,生命仍然可以延续,若阳气绝亡,则为生命的结束。陈直用“虚阳”来概括老年生理特点,并阐明“常得虚阳气存”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性,实是一大创见。
所谓“虚阳”并非“阳虚”,是一个生理的概念,而并非病理的状态,它是相对应于小儿时期的“稚阳”、青年期的“成阳”、成年期的“盛阳”而言。清代著名医家陈修园也曾经提出过“老人为衰阳”,后世大加赞赏。实际上陈直提出的“虚阳”学说要远早于陈修园,这是值得注意的。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
正因为老年“虚阳”这一生理特点,在病理上也就有“血气已衰”、“百疾易攻”、“宿疾时发”的表现。老年人正值人生的“寒季”,冬天寒冷时节,两寒相交,各种老年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更容易进入多发期。俗话说老年人“熬年关”,就是说熬过冬天最冷的时节。陈直认为,老人天癸数穷,精血耗竭,神气浮弱,不可乱投汤药,妄行针灸,老年人服药宜用温平顺气之药,进食宜温中补虚,“大体老人药饵,止是扶持之法”。陈直于书中收集了老年人调摄食治233首方子,如二黄丸、三仙丹、八仙丹、旱莲散等,用于保养阳气、补益精气、补虚抗老、延年益寿并兼治诸疾,并一一详细叙述方药、剂量、服法、适应证,博采旁搜,给我们留下宝贵的资料。
这是一张沿用两千多年的中医名方,由汉代医圣张仲景创制,记载于中医经典《金匮要略》。当归有活血、养血、补血的功效;生姜既是厨房不可缺少的调料,还可以温中散寒、发汗解表;羊肉是老少皆宜的美味食物,性质温热,能温中补虚。羊肉、生姜、当归三者配合起来,具有温中补血、祛寒止痛的作用。还可以加入适量白萝卜,以补中有通,以免阳气阻滞。
当归生姜羊肉汤的具体做法:将羊肉洗净,除去筋膜,切成小块,生姜切成薄片,当归(约20克,中药房有售)洗净,纱布松松地包住捆扎好,一同放在锅里,加水后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微火煨两小时左右即可。食用前可以适当加一点盐和其他调料,吃肉喝汤。
>> 更多专家请点击免费预约中医专家(轻松预约到专家)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小满养生要利湿 祛暑 养阴
- 春夏之交太阳进补好时机
- 提高内儿科医疗人员诊疗水平,降低误诊率,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的建议
- 药膳调治春季感冒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夏养生
- 安国药市2011年6月10日快讯
- 金银花清热解毒效果好
- 绞股蓝:健脾益气祛痰的良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663239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6632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