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是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菌进入体内后,首先落脚于咽部,引起咽炎及扁桃体炎。咽部出现充血发红,扁桃体红肿,有时上面有脓性分泌物,称化脓性扁桃体炎。病变可蔓延到邻近淋巴结,导致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疼痛,可有压痛,称为急性淋巴结炎。如淋巴结炎再扩展,可累及周围组织也发生红肿,称为蜂窝组织炎。有时可化脓形成脓肿。这是猩红热局部表现。
猩红热的全身症状,是由菌血症(细菌存在于血液中)和毒血症(毒血症在血液中)引起的。可有发热、呕吐、腹痛等表现。
在发病后24小时内可出现皮疹,典型皮疹呈弥漫性细小点状,稍隆起,触摸有粗糙感,似鸡皮疙瘩,色鲜红,疹间无正常皮肤颜色,手指压后红色暂退,松手后出现苍白指印,很快又恢复原色。皮疹在受压部位及易摩擦的皱折处,如腹股沟部、束腰带处更明显,密集呈红色线条状。皮肤在口周不出现,而面部其他部位潮红显示“口周苍白圈”。皮疹多在3-4天消退后,不留色素沉着,但可见脱屑及脱皮。
尚有特殊表现发生在舌面:病初舌面有灰白色苔,边缘红肿,舌苔脱落,露出鲜牛肉样舌面和红肿的舌刺,称为杨莓舌。
猩红热可并发中毒性肾炎和和中毒性心肌炎,还可发生变态反应性病变。发生过猩红热疾病的小儿还有可能感染第二次、第三次。
【应对措施】
猩红热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因此需用针对性强的抗生素。首选为青霉素,对溶血性链球菌有杀灭作用。病情不重时,可采用肌肉注射或口服;重症可采用静脉注射。用药时间7-10天。如对青霉素过敏,可改用红霉素类抗生素替代,用药时间相同。必须强调指出,用药一定要坚持疗程,即使体温恢复正常,也不应提早停药,以免控制的不彻底。如淋巴结炎或蜂窝组织炎已发展成脓肿,则应排脓,可用切开或穿刺排脓。对症处理包括高热降温,抗休克处理,并发症的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根据病情动静结合。预防继发感染,做好口腔及皮肤清洁卫生。饮食视病情而定,病情轻可用软食;病情重宜用半流食或流食,米粥、烂面、牛奶等。
【发生原因】
猩红热是由A组B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预防】
无法进行预防接种。对于猩红热病孩有密切接触的儿童,可用药物预防:肌肉注射或口服青霉素,时间3-4天。为防止疾病扩散,对猩红热病孩应进行隔离。一般当咽部症状消失,鼻咽分泌物培养连续2次阴性,才能解除隔离。对于病孩密切接触者,除用药物预防外,同时要检疫(即隔离)12天,或咽分泌物培养1次阴性,才能解除检疫。
【易发年龄】
易发于各年龄段的儿童。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