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心血管疾病 --> 心肌炎 --> 病毒性心肌炎“防不胜防”

病毒性心肌炎“防不胜防”

关于病毒性心肌炎的产生,中医研究认为该病是由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而产生。外因包括有“温邪”、“毒气”等外邪以及产生外邪的非时之寒暑、疾风等不合的外界环境因素。

 关于病毒性心肌炎的产生,中医研究认为该病是由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而产生。外因包括有“温邪”、“毒气”等外邪以及产生外邪的非时之寒暑、疾风等不合的外界环境因素。

症状:

 1.心脏受累的症状可表现为胸闷、心前区隐痛、心悸、气促等。

 2.有一些病毒性心肌炎是以一种与心脏有关或无关的突出症状为主要或首发症状而就诊的。如:经常见到以心律失常为主诉和首发症状就诊者。少数以突然剧烈的胸痛为主诉者,而全身症状很轻。此类情况多见于病毒性心肌炎累及心包或胸膜者。少数以急性或严重心功能不全症状为主就诊。极少数以身痛、发热、少尿、昏厥等全身症状严重为主、心脏症状不明显而就诊。

 各期分型:

 1.急性期 新发病、临床症状和检查发现明显而多变,病程多在6个月以内。

 2.恢复期 临床症状和客观检查好转,但尚未痊愈,病程一般在6个月以上。

 3.慢性期 部分病人临床症状、客观检查呈反复变化或迁延不愈,病程多在年以上。

 4. 后遗症期 患心肌炎时间已久,临床已无明显症状,但遗留较稳定的心电图异常,如室性早搏、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交界区性心律等。

 心肌炎主要用药原则

 1、 原发病的治疗:很关键。病毒感染者可予抗病毒药,伴细菌感染者,可予抗生素。

 2、 对症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在症状、体征好转,心电图正常后方可逐步增加活动,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休克时应积极纠正。

 3、 促进心肌代谢;维生素C,能量合剂,肌苷,环化腺苷酸(CAMP)等的综合治疗,另外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避免劳累以预防病毒、细菌感染。发病后注意休息,进营养丰富之饮食,以利心脏恢复。

 病情观察

 1.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其体温与脉率增速不成正比。

 2.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的变化,及早发现有否心功能不全。

 3.定时测量血压,观察记录尿量,以及早判断有无心源性休克的发生。

 4.密切观察心率与心律,及早发现有无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对症护理

 1.心悸、胸闷保证患者休息,急性期卧床。按医嘱及时使用改善心肌营养与代谢的药物。

 2.心律失常当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引起皿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结病变引起窦房阻滞、窦房停搏而致阿-斯综合征者,应就地进行心肺复苏,并积极配合医师进行药物治疗或紧急作临时心脏起搏处理。

 3.心力衰竭按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疾病养生

 一.预防感染:病毒性心肌炎是感染病毒引起的。防止病毒的侵入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应预防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对易感冒者平时应注意营养,避免过劳,选择适当的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必须外出时应注意防寒保暖,饮食卫生。感冒流行期间应戴口罩,避免去人口拥挤的公共场所活动。

 二.劳逸结合:应避免情绪突然激动或体力活动过度而引起身体疲劳,使机体免疫抗病能力降低。

 三.适当休息:急性发作期,一般应卧床休息2至4周,急性期后仍应休息2至3个月。严重心肌炎伴心界扩大者,应休息6至12个月,直到症状消失,心界恢复正常。心肌炎后遗症者,可尽量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工作,但不宜长时间看书、工作甚至熬夜。

 四.饮食调养:饮食宜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多食葡萄糖、蔬菜、水果。忌暴饮暴食,忌食辛辣、熏烤、煎炸之品。吸烟时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促进冠状动脉痉挛收缩,影响心肌供血,饮酒会造成血管功能失调,故应戒烟忌酒。食疗上可服用菊花粥、可按医嘱服用生晒参、西洋参等,有利于心肌炎的恢复。

 五.锻炼:在恢复期

|<< << < 1 2 > >> >>|

心肌炎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防不胜防” 免费索取心肌炎资料

上一篇:心肌炎后会遗留什么?        下一篇:小儿心肌炎有何表现?

>> 返回首页

>> 更多专家请点击免费预约中医专家(轻松预约到专家)

图片文章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意见反馈 | 申请合作 | 广告服务 | 汇款方式 | 友情链接 | 网站声明 | 求医问药 | 中医家园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3-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